高粱地里,一個棕色的小東西動來動去。
桂重陽立時睜大了眼睛,躡手躡腳湊上前去,竟然是一頭比元宵個頭大不了多少的棕色小野豬。
桂重陽吃了半年素,孝心是孝心,可畢竟是少年嘴饞時候,看到這小野豬,想著金燦燦的烤乳豬,覺得口水都要流下來。
就算不吃,看著飯桌上多些葷腥也好。
因為怕驚走了小野豬,桂重陽也不敢動,站在那里一動未動。
桂春一直留意桂重陽這邊,見他一動不動,看著不對,停下手中的活兒,走了過來。
桂重陽聽到動靜,忙做了個禁聲的動作,又面帶歡喜的將小野豬指給桂春看。
桂春見狀,臉上沒有歡喜,只有驚嚇,拉著桂重陽的胳膊便道:“快走!”
桂重陽一愣,倒是沒有掙扎,隨著桂春疾行。
沒一會兒,兄弟兩個出了高粱地,離得有兩、三百步遠,桂春方放下桂重陽的胳膊。
桂重陽雖沒有見過野豬,卻是聽過的,想起野豬習性,不由也跟著后怕。
野豬向來是成群結隊出沒,有小野豬出現,后邊肯定跟著大野豬。除了糟蹋莊家,野豬可是會傷人的。
高粱稈晃動,里面果然又出現了別的野豬。
“得去告訴村里,要不然這片高粱就毀了!”桂春滿臉心疼道。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農民操勞四季,才能從田里得到收獲。這其中最辛苦的就是春種與夏耕,每次莊稼收獲真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眼前這高粱地已經夏耕都進行了一半,都已經抽了穗子,再有兩個月就能收割,這是桂家大半年的口糧。這個時候被野豬禍禍,桂春怎么能不心疼?
只是野豬的兇殘,加上族群出沒,不是一個男丁能抗衡的,更不要說身邊還帶著桂重陽這個弟弟,桂春不敢冒險。
桂重陽自然無異議,兄弟兩個飛奔往村里里去了。
等進了村子,兄弟兩個都因為趕路呼哧帶喘,桂重陽因為肺弱,更是臉色青白。桂春便道:“你先家去吧,我去杜家,一會兒召集大家去獵野豬!”
桂重陽即便在懂事老成,也是個半大少年,還想著跟著去狩獵,哪里肯走,只道:“我在這里等大哥,待會也跟著去看看。“
桂春不贊同,還要再勸。
桂重陽忙道:“我就跟在后邊看看,不往前去。”
桂春沒有再說什么,時間不等人,讓他去樹蔭下等著,自己飛快往里正家去了。
這個時候,村里已經有人走動,也有扛著鋤頭要下地的老農。其中有在桂家二爺爺吃過酒的,認識桂重陽,便上來詢問,待聽說山下的地里出現野豬,也都嚇了一跳。倒是后邊跟著的年輕人,聞言不由雀躍。
村里的鐘聲又響了起來,這次比較急促。
不到兩刻鐘的功夫,就有二、三十個村民手中拿著鋤頭、砍刀等工具,隨著桂春一道走過來。有莊稼地在山下的,都是皺眉,擔心自己的莊稼;莊稼地不在山下的,便只有去狩獵的期待與歡喜。
要是單獨遇到野豬,自然是危險的事;可是人多勢眾過去,就只剩下狩獵的刺激,更不要說那是野豬肉,固然比不得家豬肥碩,可是也是能解饞的好東西。
大家日子都不寬裕,肚子里油水不足,自然都盼著開葷。
桂春手中握著的不是鋤頭,而是砍刀。另桂重陽意外的是,桂二爺爺也跟在人群后,背著柴刀,肩膀上掛著捆繩子。
桂重陽見狀,連忙迎上前去,要接過桂二爺爺身上繩索。
桂重陽回來有小半月,桂二爺爺知曉他有些力氣,不似看起來那樣單薄,便也受了他的孝順,將繩子遞了過去。
桂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