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還在繼續,次日一早,梅氏做了葫蘆餡的包子,是梅小八頂頂愛吃的,梅小八一直眉開眼笑。
因為是素餡包子,不怕冷,中午也能吃,中午兩小的飯盒帶的就是這個。
用了早飯,桂重陽與梅小八去村塾。
才到桂家小半月,可是梅小八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雖說他依舊是黑黑壯壯,可不知是不是在桂重陽身邊熏陶的,帶了幾分斯文乖巧。
“重陽哥,杜七真的會去村塾嗎?他娘好兇啊。”將到村塾,梅小八想起小胖子杜七,道。
“不上學做什么?應該還是會來的,只是不曉得是什么時候過來。”桂重陽想了想道。
等兩人到了私塾,就發現幾個隔壁班的學生堵在小班門口,向里面張望著什么,其中就有梅小八的兩個堂兄。
見桂重陽與梅小八兩人來了,那幾個人讓出門口,依舊沒有離開。
梅小八的腳步頓了頓,對兩個堂兄道:“五哥、七哥。”
那兩人有些意外,眼睛在梅小八身上的新衣服上轉了轉,胡亂應了一句。
桂重陽看在眼中,心下一嗮。
這兩人開始時應該是得了家里吩咐,怕梅小八纏上他們,才對梅小八敬而遠之;如今見梅小八并不指望他們家,在桂家也過得不錯,怕是心中又不平起來。
有些人就是如此,見不得別人好。
村中人都說梅家子弟出息,占盡村中靈秀,桂重陽卻是不以為然。
只見過的這幾個,就良莠不齊,只是不知那始終沒有打過照面的梅晟是什么樣的人物。
一時之間,桂重陽生出幾分期待。
“重陽!”歡快熟悉的聲音,打破桂重陽的跑神。
桂重陽抬頭一眼,一個大白饅頭奔自己沖過來的,不是杜七是哪個?
“重陽,小八,以后我們就是同窗了。”杜七滿臉開心道。
杜七笑容燦爛,桂重陽心中陰郁也散了幾分,笑著點點頭,道:“嗯,挺好!”
“哈哈,我也覺得好呢!”杜七笑著說道,又同梅小八打招呼:“小八,我挨著你坐呢,以后下河摸泥鰍也帶我吧。”
顯然是聽過梅小八“孩子王”的大名。
不管是杜七真想要跟著梅小八玩,還是隨口一句拉關系,梅小八都當了真,立時皺眉道的:“你娘不會讓的,俺怕你娘打俺哩。”
杜七立時搖頭道:“不會的,不會的,我跟我娘說去。”
眼見門口還有人看熱鬧,桂重陽道:“夫子要來了,先回座位!”
杜七的個頭與身板在這里,因此即便是走了關系的“插班生”,在排座時也沒有得到優待,就坐在最后一排,在梅小八旁邊加了個座位。
要是杜七選擇,他自是原意挨著桂重陽坐。可是桂重陽一側是高高大大的楊武,一側是村里有名的孩子頭兒梅小八。
杜七到底是鎮上讀了幾年書,別的沒學會,眉眼高低是學會的,知曉先來后到的規矩,不敢得罪楊武,也不愿得罪梅小八,就挨了梅小八坐了。
梅小八本不是小氣人,見杜七總是伸出脖子想要與桂重陽說話,與主動與他換了座位,倒是得了杜七好一番謝。
這蒙童班,本就是小學生剛入學啟蒙的班,學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的小學生要么完成學習任務,回家去了;要么就去了給隔壁大班開始學經。因此,這個班上最大的孩子九歲,就是梅小八從堂弟梅晨那一批。
之前多了桂重陽他們三個大孩子,坐在最后一排已經夠顯眼,如今又多了個大胖子,坐在后頭尤其突兀。
七、八歲的孩子,正是淘氣時候,可不管什么里正不里正的。
這個道:“真胖啊,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