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的人始終沒有露面,桂家的界碑也一個一個換上,有佃了杜家田的人家不免心焦,湊上前來探問。
桂二爺爺還是那句話:“我這侄孫好運氣,買了杜家六百畝地。”
等到桂家爺孫與張家一干人,將幾處界碑都換了,桂重陽成了大地主的消息立時傳遍了木家村。
不過別人如何反應,“東桂”老太爺立時坐不住,拄著拐杖,帶了兒孫,走到南坨子。
直到眼前看到寫著“桂”的界碑,老爺子才老淚縱橫道:“咱們桂家,這是要翻身了啊。”
“東桂”一干男丁,望著眼前看不到邊的地,都是眼睛冒光。他們可都聽說了,這是六百畝地,不是六畝,也不是六十畝。
眾人圍觀的村民見了“東桂”老太爺的反應,不免腹誹。
什么“咱們桂家”,真是夠厚面皮的,早在十幾年前就分了“東桂”、“西桂”,真要論起來,兩家十多年不相往來,比尋常鄉親還不如。
桂二爺爺眉心一個“川”字。
桂重陽則是挑起了嘴角,“東桂”什么意思?想要貼上來,也要看他愿意不愿意。
桂春素來老實,眼下也覺得憋悶。
桂秋卻是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張爺爺也忍不住跟著笑了。
東桂“老太爺”被笑的不自在,一干兒孫對桂秋與張爺爺怒目而視。
桂重陽掃了一眼,只覺得無趣,上前扶了桂二爺爺:“二爺爺,咱們回吧。”
剩下佃戶的續約與變更之事,也不是田邊地頭能解決,沒必要看著“東桂”諸人在這里做戲。
要說桂秋的嗤笑讓“東桂”眾人惱怒,那桂重陽的冷漠無視就讓“東桂”眾人更難受了。
要知道,這六百畝地的主人是桂重陽,“東桂”上下的指望就是這六百畝地了。可這桂重陽,明顯對“東桂”有成見,不知道桂家二房說了多少壞話。
“重陽啊,重陽!”老太爺主動開口道;
“老人家叫我?”眾目睽睽之下,桂重陽并沒有裝糊涂,直接問道。
這是什么稱呼?老太爺不由噎住。
桂達跟在老太爺身后,不由耷拉下臉道:“‘老人家’?誰告訴你這樣叫人的?這是桂家老祖宗,按理你當叫一聲曾叔祖。”
桂重陽詫異道:“不是分宗了?況且已經出了五服,我們就不攀附貴宗了!”
鄉下百姓人家,哪里有什么正經宗族。所謂分宗,不過是當年兩家分列祖譜,逢年過節單獨設祭。
在鄉下人眼中,這就是分宗了。
桂達臉色漲紅道:“不管分不分宗,一筆寫不出兩個桂,到底是族人!”
桂重陽卻沒有認個活祖宗到自己頭上的意思,“東桂”本就是白眼狼的性子,當年桂里正在世時縱容他們,桂重陽卻沒有這個意思。
桂重陽不說話了,繼續扶著桂二爺爺向前。桂春、桂秋見了,也拎了鐵鍬跟上。
張家一干人,自然也跟在桂家人旁邊。
一行人走到地邊,“東桂”眾人臉色都十分難看。
旁邊不少鄉親看著,這算什么?
桂達還想要發作,老太爺已經轉身道:“大江啊,你還怪老叔啊,老叔曉得錯了,老叔給你賠不是不行嗎?”說罷,老爺子放下拐杖,身子就跪了下去。
這“大江”就是桂二爺爺的名字。
桂重陽眼神冰冷,這算什么?威逼嗎?
不說這老爺子確實是桂二爺爺的堂叔,這沒有堂叔跪堂侄的道理,就是兩家不是血脈之親,也沒有叫一個八旬老翁下跪當中下跪的。
桂二爺爺沒想到老太爺如此,一時反應不過來。
桂秋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