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在漢代以后才逐漸普及的。
直播大面積改為育秧插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雙季水稻的推廣。育秧這個環節,其實就是為了兩季水稻或者一季水稻一季小麥,爭取個幾十天的場外生長時間。
包括像東北這嘎達的種一季水稻的地區,會在大棚里育秧,這也是為了和漫長的冬季搶出來點時間。
現在在東北,每年春耕期間,都有‘插秧專列’,比如今年,預計要有4萬名農民乘坐火車到三江平原進行水稻的插秧和備耕。
直播和插秧這兩種方式沒有誰對誰錯,但是我國的水稻產量全球第一,以時間來換取極致的產量追求,這就是很華夏的方式了。
馬上小麥就要收割了,歌手的事咱畢竟不懂,‘割手’,到時候咱可以好好聊聊。”
說完他還問屏幕前的網友們這個選題怎么樣。
嬴政看完若有所思地開口:“這央視農業,不像是百姓自己所發,倒更像是朝廷運營。”
扶蘇補充道:“央:中心之意,視:或可為視頻,中央的視頻,像是后世的農官所發布。”
父子二人心中都在想,后世朝廷竟然連這個都要告訴百姓嗎。
俞悅:“原來是要與天爭時啊,今天也被郭站長成功科普了,吃苦耐勞真的是刻在了華夏人的DNA里。”
繼續閱讀
明月松間照:畢竟我國地理條件其實算不上優越,華夏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活了21%的人。
九州一色的霜:想到非洲人手握那么優越的土地資源,但是一個個連果子成熟了都懶得去摘。
就要芋泥波波:畢竟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東西也沒幾個人會珍惜吧,這條件給我們不得樂瘋了啊。
古代的百姓們聽得心疼地連連抽氣,那什么非洲人怎么連果子成熟也不收割,這不是糟踐糧食嗎!
俞悅:“郭站長叫的飽飽用的是飽腹的飽,這也側面反應了華夏百姓自古以來最樸實的愿望就是能吃飽飯嘛。
比如古人說‘耕讀持家’就是一邊下地一邊讀書,可能我們現代人對古代的生活條件沒什么概念。
我小時候一直以為古代的地主都跟電視劇里一樣天天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長大了才知道所謂小地主一周能吃上一回肉就不錯了。
可想而知更底層的百姓活得有多辛苦,掙扎在溫飽線上不是說說的。”
就要芋泥波波:其實現代人也一樣,很多人還是只能勉強生存。不過比起古代那還是天堂地獄了。
俞悅:“是呀,所以越長大越能感受到郭嘉的強大,即使是21世紀的現在,世界上也還有許多地方正在經歷戰亂和饑荒。
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是幸運地生活在和平的華夏。”
朱棣聽俞悅和現代觀眾們談論若有所思,后世的華夏已經沒有戰亂了嗎,那周邊的異族也都老實了?
Judy:真的嗎,我不信。
俞悅剛說完,退出去就刷到了敘利亞小哥在華夏過新年,聽到華夏的鞭炮聲第一反應是嚇得縮在桌角。又心酸又好笑。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