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了自己的一生之敵——李林甫,毫無意外地被黜落。”
即使李林甫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唐朝和唐朝以前的老祖宗們還是出離憤怒了,百姓們見不得他們的詩圣被這么羞辱。
李亨甚至要開棺鞭尸。
他勃然大怒:“豈有此理!這個李林甫,朕要將他挫骨揚灰,誅他九族方解心頭之恨!”
大臣們一勸再勸,眼看還是勸不住,天子一怒可不是開玩笑的。
最后該是杜甫自己站出來。他干脆直接跪下給李亨行了個大禮:
“陛下,臣知陛下體恤于臣,但如今李林甫已死,前塵往事一筆勾銷,為此再牽扯進無辜之人實非臣所愿,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杜甫再三求情,李亨又給了杜甫許多賞賜以示安撫,才不情不愿地應了,不再拿李林甫的家小作文章。
李亨輕輕摩挲手中的玉佩,要說他有多想為杜甫鳴不平其實也沒有。
反正有關李隆基的所有他都要旗幟鮮明地但對,李亨就是要否定他的一切,最好讓李隆基死了都不得安寧。
不過杜甫雖然把李亨勸下來了,但自古以來就一身反骨的華夏百姓們他可勸不住。
俞悅剛說完李林甫是杜甫的一生之敵不到一個時辰,他的墳就被人挖了,骨頭被沿路扔了一地,很快就被野狗啃食干凈。
李林甫家人自知理虧,也沒臉報官,最后只能在自家祠堂里偷偷給他立了個衣冠冢。
而聽完這一出鬧劇的其他皇帝們都表情微妙,每當他們覺得差不多了吧,李隆基不能再沒下限了吧,他們總能被刷新認知。
玄這個謚號是給的妙啊,前明后暗,史無前例,唐朝的文人確實有兩把刷子。
劉徹都開始琢磨了,他大漢的這些文人給他的“武”到底是說他剛強直理,克定禍亂呢,還是說他夸志多窮,強兵黷武呢。
后世蓋章了兩千多年的暴君嬴政就沒這個煩惱了,始皇陛下這會兒正生悶氣呢。
憑什么后世這個唐朝奸佞隨手一害就是青史留名的詩圣,他大秦就沒這么多官員,地方郡縣缺人缺到頭禿。
始皇陛下決定向六國遺民下手,反正這些人放著也是放著,如今天下大定,秦法稍微改改也不是不行。
至于怎么改,嬴政又開始頭疼了,太寬松肯定不行,這個度確實不好把握。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