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轉眼間,莫實秋的小說開始在百姓日報上面連載。
全家屬大院、機關中小學,所有人都爭先恐后要閱讀他的小說,莫實秋成為所有孩子的榜樣。
馬冬瑩夫婦與有榮焉,心里都有一種要熬出頭的感覺。
莫實秋父親莫想有,還因為兒子的事獲得領導的問候,甚至有同事直接拿自家孩子的作文上門來,讓莫實秋幫忙指導。
以前大隊只有一個蘇老師能知道,找她的人多到能從部隊排到公社,這會多了一個莫實秋,為了省時間,很多人轉頭都找上門來了。
莫家門庭若市,熱鬧是熱鬧,但也確實影響到莫實秋的學習和生活。
馬冬瑩不會拒絕別人,在一旁只會干著急,最后她只能找到蘇暖,蘇暖給的建議就是學會拒絕別人。
如果不拒絕,被影響到的就是他們小家庭。
莫實秋好不容易取得一點小成就,難道要走到泯為眾人矣的結果?
馬冬瑩為了兒子,嘗試拒絕了來家里請教的孩子。
那孩子轉身就回去告狀給家長,最后發展到家長帶孩子上門理論,“馬冬瑩,你家莫實秋給那么多孩子講作文,怎么輪到我家孩子就被你們趕出來?”
“你是不是瞧不起我男人只是一個小小的連長?”
“今天無論如何,你們都要給我一個說法!”
馬冬瑩連忙解釋,“不是的。”
“我們怎么會瞧不起你們?”
她男人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指導員呀!
“你們要是沒有瞧不起我們,為什么不愿意讓你家莫實秋教我兒子寫作文?”
馬冬瑩滿臉愧疚,“來找我們家小秋的人太多了,這幾天小秋都沒時間做自己的事,我們不希望他的學習受到影響,所以從今天起,我們打算所有來請教問題的,都拒絕了。”
“我兒子是第一次來請教,你們就不能讓莫實秋教完他再開始拒絕別人嗎?”那位中年軍嫂語氣咄咄逼人。
蘇暖在人群中聽得心里不舒服,走上前說道:“哪里有請求別人幫忙這么理直氣壯的?”
“人家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如果每個人來請教問題,小秋同學都要幫忙解答,他是不是不用學習了?”
“他自己也是一個學生,你們的孩子要學習,他就不需要了?”
那人見是蘇暖說話,態度緩和了不少,“蘇同志,我這不是生氣莫實秋能教別人,不愿意教我兒子嘛。”
“不知道的呀,還以為他們搞針對呢!”
“父母職位高的,他們就教,父母職位低的,就不教。”
馬冬瑩被氣的手指發抖,百口莫辯,“我們沒有。”
蘇暖不以為然,“就算他們看人下菜碟,又如何?”
“知識掌握在小秋同學手里,他沒有義務要教所有前來請教的人。”
“他想要教誰就教誰,這是他的自由,你一個來請求別人幫忙的,更加沒有權利指責他。”
“求人辦事就要有求人辦事的態度。”
大家本來還覺得莫家這次做得是有點過分了,大家都是同一個大院的,哪有幫這個,不幫那個的?
但是他們聽完蘇暖的話后,又覺得挺有道理的。
人家想要幫就幫,不想幫就不幫,哪能強人所難的?
大院那么多人,就算想幫也幫不完呀!
“蘇同志說得對,幫不幫,是小秋的自由。”
“對呀,哪有你這種求人辦事的態度的?”
“遇到你這種的,人家愿意幫你才怪。”
中年軍嫂聽著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實在是沒臉再在這里待下去,帶著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