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眾人大喜。
趙宗全應道:“也好,那便先去用飯吧。”
于是,一行人回到了田舍,在李墨蘭的招呼下,吃上了一系列用番薯制作而成的佳肴,炒炸烹煎燒,燜燉蒸煮烤等手段統統用上,叫跟隨曹太后趙宗全而來的近十五名大人皆都大飽口福,光是嘗菜就吃飽了。
也是通過這頓飯,叫趙宗全等人看到了番薯的可塑性有多高,飽腹感有多強,除開吃多了容易腸胃不適,放屁,頓頓吃容易燒心反胃外,別的什么缺點統統沒有。
吃頓飯的功夫,天色已然全然黑下來了。
在禁軍和宮侍等六十多人的幫忙下,王城領著他們,花了兩個時辰多一點的功夫,便就挖了半畝地的番薯出來。
上稱一稱,很好,半畝地就產出了276斤的番薯。
若另一半還沒開挖的也加上,這一畝地便就接近600斤,是北方小麥的近六倍,南方大米的近3倍。
半畝地的產量出來,趙宗全等人樂瘋了,高興瘋了。
雖然之前挖出一分地來的時候就已經稱重過了,也大致計算出了一畝地有可能的產量,可這會兒半畝地的數額出來,真實性一下子就拔高了,讓人更覺驚喜,亢奮。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趙宗全盛贊道:“這番薯既能細生精養,亦能粗生賤養,沙地能成活,丘陵地、紅土帶更能活,淺埋土中,風雨不能侵蝕,兼抗干旱,產量極高,上地一畝約收近七百斤,中地約收六百斤,下地也能收五百斤,真是好啊。”
看著那在燈燭照耀下越發圓潤可愛的番薯,趙宗全只覺整個人都要發票了,此乃他的千古功績啊!
他才上位,還什么都沒干呢,驚天功勞就這樣砸在了他的身上。
趙宗全簡直不敢想老百姓得到番薯后,他在民間的形象和民心將會到達何種高度。
不僅趙宗全高興,今日在場的所有人也都高興,尤其是韓琦、謝海正、沈從興、俞聯華等人。
不消多想,今日他們檢驗番薯收成的一幕定將流芳后世。
這會兒,韓琦謝海正這些文人已經滿腹的詩文,手也癢癢的,想要將今日所見所聞用詩書,用畫作記錄下來,流傳后世。
“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食同充饑,且生熟煨者均隨其便。”
曹皇后看著那成堆的番薯亦是兩眼放光,精神振奮,夸贊的話語滔滔不絕。
“藤葉亦是菜蔬,當真是國之重器,天下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趙宗全和曹皇后起了個頭,韓琦謝海正等人連忙接上,一時間,小小曬谷場上,傳出了此起彼伏的贊美聲。
半畝地的番薯似給在場所有人打了一劑強心針,皆都不樂意回家,窩在屋舍里邊討論番薯的推廣政策,邊等待另半畝地番薯的收獲。
一個個的全是沒親眼看見一畝地的產量出來就不甘心的主。
因著夜里光線不明,采挖速度慢了下來,直等快要丑時,剩下半畝地的采收工作這才完畢。
等到一畝地番薯的產量是584斤后,趙宗全留下下午匆匆調來的禁軍將田莊把守起來后,帶著一溜人馬精神抖擻的回了城。
一行人剛進皇宮,很好,上朝的時間到了,大伙兒匆匆梳洗更衣一番后,就去了大慶殿。
而李墨蘭也在其列。
這回進入大慶殿可與上回不同,上次是單純去領賞的,而這次李墨蘭卻是可以參與政策討論。
朝上,番薯的各項數據一出,殿內瞬間轟動,驚呼議論聲震天,昨日去了田莊的沈從興見狀,鄙夷的撇了撇嘴,心中腹誹不斷,罵這些人沒見識。
高高在上的曹太后和趙宗全沒去管束下面的騷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