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紘的王爵歲祿為一萬石;盛長楓盛長柏的郡王爵歲祿為二千石;盛維盛縐的輔國將軍歲祿為八百石;盛長松盛長梧的奉國將軍歲祿為六百石。
相對于其他開國皇帝一上來就是叔叔伯伯、哥哥弟弟、堂伯堂叔、堂哥堂弟、從伯父從叔父、從父兄從父弟,一長溜二三十號王爵,李墨蘭對盛氏子弟的恩封可以說是極其吝嗇了。
不過,她辛苦忙活一場,可不是為了造福盛家那些個在她未發跡前,厭惡、鄙夷、輕視她;等她發跡后又各種諂媚討好;在她謀大位時半點力都沒出的所謂親族的。
說實話,要不是韓琦謝海正他們一直苦勸,說禮法上過不去,會遭天下讀書人非議,李墨蘭原本是打算就只給盛紘和盛探花封個王爵就算了的。
哼,真是便宜他們了。
這頭李墨蘭聽著圣旨的內容,心中憤憤,底下聽旨的盛氏一族心里也是不淡定,欣喜、憤怒、怨恨,嫉妒等等情緒在他們心頭交織,使得他們心浮氣躁,然而因著場合問題,還要壓抑情緒,強作歡笑。
這其中,心里最不好受的當屬盛紘,其次是盛長楓。
一個在責怪李墨蘭為什么不尊他為太上皇,只用一個王爵打發他;另一個則在怨怪李墨蘭為什么不選擇輔佐他上位,明明他是男子,要更名正言順些。
然而,現在想再多也沒有用,盛紘盛長楓只能同盛氏其他子弟一樣強作歡笑,繼續聽宣旨太監誦讀圣旨。
封了二王和黃欽,接下來就該是封賞擁立有功的功臣們了,文武百官皆都緊張起來,忐忑的看向宣旨的大太監。
“……以神衛軍指揮宋朝中為魏國公;鄭驍為曹國公;俞聯華為昌國公;鐘大有為信國公;段成潛為梁國公;段成泳為越國公;韓琦為太傅……”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爵位從國公爵到侯爵不等,從襲三代始降到只此終身不世襲,在京的到不在京的,其余增封晉爵不等,文武官員普遍晉位一等。
文武百官一個個皆都精神抖擻,歡喜雀躍。
圣旨宣罷,宗親和文武百官皆都跪下來高呼:“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著,又封隋、唐、五代后裔為三恪,同二王后一般,準許其不稱臣,受詔不拜,可以天子儀仗祭祀宗廟。
至此,二王三恪確立,本王朝從此名正言順。
下朝后,李墨蘭將親信都叫到文德殿里,又細致的安排了些政務下去。
政事商討罷,韓琦同謝海正對視了一眼,站出來道:“陛下,前朝中書舍人林大人因慶歷新政改革失敗,被革去官職,如今看來,事有蹊蹺,應當重新審理,為林大人平復冤情。”
好家伙,還未審理,一上來就蓋棺定論,要平復冤情。
李墨蘭精神一震,坐直了身子,肅聲道:“韓愛卿所言甚是,這事便交由你去辦吧。”
看著李墨蘭的行為和神色,韓琦明白這步棋是走對了,心中大定,朗聲應道:“是。”
待韓琦推至一旁,大理寺卿萬艷高站出來道:“陛下容稟,趙氏宗室今日禁錮多日,現下大勢已定,可要解除禁令?”
李墨蘭想了想,趙氏宗室里有爵位的都已經被降級,且在本朝,趙氏子孫都不會有走仕途的可能,只能領著歲祿而活,便道:“如何處置,你們可有章程?”
萬艷高出列,上前道:“啟稟陛下,趙氏子孫中行有不法之徒,均已法辦,大致成年男嗣盡去,每戶人家只剩婦幼,不若直接解除禁錮,按品級封存越矩之地。”
李墨蘭點頭,“可,這事由你全權辦理。”
萬艷高道:“是。”
待朝臣盡數退去,時間已是巳時中。
御前總管翟東鳴呈上來一盞熱茶,涼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