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王的消息傳到北方,立即引發大規模的轟動。
曹操迎奉天子實力最強,他都沒有稱王。
孫權此舉,簡直是大逆不道,朝中群臣自然不服。
董昭等曹氏忠犬,徹底急眼了。
他慷慨地上書,生怕落于人后:
“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
“有今日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
“如今明公謙遜,為自己德行上尚有缺陷,未達到盡善之境而感覺羞愧。”
“實際上,您的德美過于伊尹、周公,早就達到了至善至美的極致。”
“明公威德遠邁先賢,又深明法度,而不定其基,為萬世計,這怎么可以呢?”
“明公忠節穎露,天威在顏,宜稍建立,以自籓衛。”
“昭受恩非凡,不敢不陳!”
董昭一通馬屁下來,就算是神仙都會陶醉。
曹操爽朗地大笑,沒有拒絕也沒有接受,就這么糊弄過去了。
董昭心里不服氣,他不把曹操推舉上去,就渾身難受。
他想了想覺得應該是自己沒有考慮周到,錯漏了穎川士族,所以曹操沒有接受。
自古以來禪讓,都得三辭三讓呢,這才到了哪里。
于是,董昭準備好九錫等王侯、天子之物,找到了文臣之首的荀彧。
他希望荀彧能夠站出來,一起推舉曹操進爵郡公。
荀彧肅著一張長臉,威聲道:
“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
“君之愛人以德,怎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董昭差一點氣炸了,本以為大家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沒想到荀彧真的信了曹操《述志令》的鬼話,甘心做一個征西將軍。
去踏馬的征西將軍。
曹公要是不愛做魏公、魏王,董昭甘愿把頭擰下來給荀彧當球踢。
“南方的孫權,對朝廷一點功績都沒有,他都要稱王了。”
“難道朝廷連一個郡公,都不舍得給丞相嗎?”
“荀令君,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您身為文臣之首,應當和我們一起上書,為曹公爭論!”
董昭泣血上奏,希望荀彧能夠改變主意。
荀彧堅持真理,下令將董昭叉出去。
消息傳到曹操耳中,由是心不平之,他下令道:
“江東孫權,是朝廷心腹大患,我欲東征。”
曹操罷黜荀彧的尚書令之職,改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監丞相軍事,軍壽春。
華歆,代荀彧為尚書令。
這個任命下來,震驚朝野上下。
荀彧當了半輩子的尚書令,結果晚節不保。
曹操遷都鄴城,對穎川集團而言,已是一記重創。
現在罷黜尚書令荀彧,更讓穎川集團雪上加霜。
郭嘉身負病軀,走出家門向曹操進諫道:
“如今南北相爭,正是用人之際,望丞相收回成命。”
曹操拍著郭嘉的后背,安慰道:
“奉孝,你好好養病,東征時我任命你為軍師。”
郭嘉這才放下心來,曹操是真的打算東征。
罷黜荀彧,只是想進行敲打敲打罷了。
漢建安十六年,天子遷都譙,侍中荀彧勞軍于譙。
劉協一臉憔悴,雙眸空乏,一看就是為酒色所累。
這些年曹操拼命地殺他的女人,又拼命給他送女人。
任誰都招架不住。
他要是不干,很可能就有人替他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