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奪下關中,大局已定。
重兵把守之下,關中穩如泰山。
皇叔劉備被劉璋之子劉闡刺殺的消息,也悄然傳播了出去。
江東上下議論紛紛,處于一種震撼的狀態中。
孫權做了大量的準備,引導著輿論的走向。
劉表重用劉備,給予他兵馬錢糧,結果被出賣丟失荊州。
劉璋信任同宗,出迎上百里,遭受劉備的鴻門宴。
張魯的下場要好一點,可也丟了基業。
皇叔劉備的重重惡跡,都一一進行表彰出來。
百姓們在“善”與“惡”之間辯論,吵得不可開交。
劉闡親自現身說法,配合江東上演了一場苦肉計。
他認為大仇得報,已經心滿意足,甘心赴死償命平息眾怒。
孫權大大方方地赦免劉闡,承擔輿論壓力的同時,也收獲了一波人心。
他屢次勸說劉備安分守己,沒想到劉備還要逃跑。
任何下場,都是咎由自取。
百姓們了解到事情的經過,心態越來越平和,甚至為孫權打抱不平。
“我就說嘛,大將軍怎么突然從前線回來了,原來是劉備遭受刺殺。”
“可惜,江東錯失奪取江淮的良機,下一次作戰取得優勢,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
“父兄之仇,不共戴天。至尊曾遭受此折磨,他寬恕劉闡也在情理當中。”
“曾經的小霸王孫策,也是死于刺殺之下,江東之地是不是礙主?”
劉備之死的影響,在江東變得微乎其微,更多地是作為飯后的談資。
畢竟江東百姓,可沒有受過劉備的恩德,只是知道有劉備這么一號人物。
而消息傳至北方,立即掀起滾滾驚濤駭浪。
曹操差一點以為自己聽錯了,臉上滿是深深的震撼之色。
在他的印象中,劉備一直是打不死的小強,甚至有可能三分天下。
沒想到劉備死得這么憋屈,讓曹操一下子無法適應過來。
“孤知道劉備是卑鄙小人,怎么都養不熟的白眼狼。”
“不管對他多么好,都不會有好下場。”
“可孤沒敢殺他呀,他這么大名氣誰敢動他!”
“孫權那一點聰明勁,都用在這方面了,好一招借刀殺人!”
曹操不知道應該感到可悲,還是應該歡喜一場。
縱觀整個天下,和他同時期的英雄,也就只剩下劉備一人了。
不管是南方的孫權,還是北方的公孫家族,都無法和曹操的輩分相提并論。
劉備一死,曹操驀地感到孤寂和落寞。
天降亂離神州鼎沸,誰都有自己的無奈和遺憾。
曾經,他視劉備為難得的左膀右臂,想盡辦法將其籠絡至麾下。
許以高官厚祿,期望能與之共創大業。
然而,劉備的心始終向著漢室,那一份志向如同燃燒的烈火。
根本無法被曹操的權勢和財富所熄滅,一條路走到黑。
曹操驀地一聲長嘆,那沉重的鼻音仿佛穿越了時空。
同時充滿了對失去故交的痛惜,和對命運無常的感慨。
“魏公,孫權殺了劉備,怎么都摘不干凈。”
“干脆以此做做文章,好讓天下人都清楚知道孫權的真面目。”
“對百姓如此賢良的皇叔,都會遭受毒手,何況是一般的世家名門?”
司馬懿拱手施禮,向曹操進諫。
屠殺名士肯定是后患無窮,曹操曾經領教過,遭受背叛只剩最后三城。
只要利用得好輿論,說不定真能給孫權一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