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泱泱,暖意融融。
江東的甲士將廟宇圍得里外三層,時時刻刻戒備著。
孫權要在此留宿,自然驅逐了閑雜人等。
廟宇磚瓦蒼郁,疊石迭景。
應和著甲士巡邏鏘鏘的聲響,倒也別有一番景象。
周瑜抿了一口酒,冷冷道:
“支謙、康僧會等僧侶,一心一意弘揚佛法。”
“現在他們看似謙遜有禮,等到他們掌權,未嘗不會如張角一般起事。”
“主公,不得不防啊。”
在佛門重地探討這等事,不得不說周瑜的警惕心是越來越強烈了。
孫權自然知道里面的輕重,漫不經心地道:
“是儀正在擬訂度牒,準備將僧侶分成官僧和野僧。”
“官僧能合法地進行傳道,聚眾千人以下。”
“野僧嘛,自然要強烈地打壓。”
“一紙度牒,把他們分得高低貴賤,也是官府手中的殺豬刀。”
周瑜神色警惕,沉聲道:
“對付和限制僧侶,不能單單依靠一紙度牒。”
“現在佃客越來越多,這些人都有可能成為僧侶的信徒。”
孫權莞爾一笑,從容道:
“我有六字法則,養貪僧,殺貪僧。”
周瑜愣在當場,請教道:
“愿聞其詳。”
孫權沒有藏私,直言不諱道:
“佃客從事繁重的勞動,還得依靠這些僧侶維持民心。”
“倘若他們失去這個價值,留著僧侶和寺廟自然也就變得沒用。”
“想讓他們幫忙,少不了給他們一點好處。”
“如今官府和寺廟,稱得上是各取所需,有合作的基礎。”
周瑜點了點頭,并沒有否認佃戶在南土崛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壓榨神州的百姓,他們實在于心不忍。
佃客是相當不錯的勞動力,任勞任怨,能為官府提供大量的賦稅。
一味地廢除復客制,不符合官府,不符合士族。
不符合豪紳,甚至不符合百姓的利益。
周瑜也僅僅是希望孫權能夠提高警惕罷了。
孫權捋了捋思緒,接著道:
“官府有這么多規章制度,大抵會抽走寺廟九成的捐贈。”
“真是循規蹈矩的修行僧侶,自然沒什么余財。”
“那些將寺廟修得金碧輝煌,肯定干了一些齷齪事。”
“我干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到他們賺足了信徒的錢,再一鍋端掉。”
周瑜隱約明白了,舉一反三道:
“官府將僧侶、寺廟的把柄,都拿捏得死死的。”
“主公殺誰或是保誰,全在主公一念之間。”
“如此一來,他們便會戰戰兢兢,感激涕零。”
孫權沒有否認,繼續道:
“說到底,佃客的錢、寺廟的錢,那都是官府的錢。”
“官府處處開支,難免有捉襟見肘的時候。”
“殺幾個奸僧,鏟平幾個寺廟,既能震懾佃客和僧侶,還能獲得一筆不錯的收獲。”
“官府無論是加稅,或者搜刮百姓的錢財,都容易承擔惡名。”
“官府除奸僧,既可以振奮人心,又能獲得匯聚民財的實惠。”
“而且,大漢百姓知道寺廟齷蹉貪財以后,心里門清,又怎么可能無條件地信奉佛法呢?”
周瑜眉頭微蹙,雖然他知道孫權所說,相當有道理。
可難免缺少一點正氣。
“主公的意思是,放縱奸僧,好好地培植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