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疾疫已經得到控制的江淮地區,卻在不知不覺間逐漸失去了控制。
并展現出火速蔓延的姿態,由農村包圍城市。
這讓所有人都感到始料未及,陷入惶恐當中。
蔣濟一度成功地遏制住了城內疫情,但如今看來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簡單。
隨著時間一步步推移,越來越多的百姓和士卒遭受感染。
他們的病情也愈發嚴重,讓人不禁擔心起整個江淮地區的安危來。
司馬朗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不幸病倒,讓局勢更加失去控制。
當他倒下去的那一刻,人們對他寄予的厚望,會轉化成深深的恐懼。
刺史一級的官員,和他們同甘共苦,簡直刷新了普通百姓和士卒的認知。
他們多么希望司馬朗能夠盡快康復,并重新投入到關懷的工作中去。
好重新帶給他們希望,讓他們擁有活下去的信念。
然而,命運似乎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總是殘酷無情的。
自司馬朗以后,驚才絕艷的王璨緊跟著倒下了。
作為建安七子之一,王璨曾獲得蔡邕的贈書,受到蔡邕極高的評價。
曹丕曾記錄,父親曹操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
王璨投降曹操,自然而然獲得曹操的器重。
他因博學多識,總能做到對答如流,辭賦又是天下一絕。
除了長得比較丑,王璨幾乎將“才學”的技能發展到圓滿。
建安文學的繁榮和昌盛,有他的一份功勞。
曹丕和曹植都爭相拉攏王璨,和他成為至交好友。
他們常常一起吟詩作賦,在文學史上留下無數的傳說。
自古文人相輕,三曹卻能做到同時器重王璨,其文學造詣可窺一斑。
魏王曹操大設祭壇,親自為王璨祈福。希望他能戰勝傷寒,給軍民一點信心。
或許是上天薄情寡義,沒有感受到曹操的誠心。
王璨的病情不斷惡化,讓曹操的心情愈發沉重。
在如此關鍵時刻,江淮地區的百姓和官僚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們越是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疾疫的反饋越是強烈,不可阻擋。
王璨終究還是沒能挺過去,最終一命嗚呼。
天命,不可違。
曹操接連失去兩位賢臣、重臣、能臣,立即在江淮引發劇烈震蕩。
他拼命地壓制消息,還是沒能阻擋住軍民的恐慌。
連高貴的士族都抵擋不住,何況是尋常的百姓。
沒人能治愈疾疫,即使華佗再生,也不可能。
張仲景提供的藥方子,也只是有一定的概率能成功罷了。
絕望的情緒,洶洶地蔓延。
曹丕聽聞好友王璨病逝,心中悲痛欲絕,淚水如決堤般涌出。
他和王璨相識多年,二人志同道合,情誼深厚。
如今王璨突然離世,讓曹丕感到無比的痛苦和失落。
他獨自坐在書房里,手中緊緊握著王璨曾經的詩作。
默默地回憶著他們曾經一起度過的美好創作時光。
那些歡樂、憂愁、感慨的時刻,仿佛就在眼前,但卻再也無法重現。
曹丕忍不住感嘆人生短暫,命運無常,為何才華橫溢之人總是早逝?
他決定為王璨舉行一場盛大的葬禮,以表達對好友的敬重和懷念之情。
“仲宣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
曹丕親自帶頭,學了一聲驢叫。
賓客們起初還感到為難,現在紛紛放開嗓子。
各式各樣的驢叫聲此起彼伏,驚嘆著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