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們的命,也是他可能面對的命運!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無人渡者,唯有自渡!
對此,百里玄深有體會,也就沒說什么寬慰藍老二的話來,只認認真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對著藍老二事無巨細的說了一遍。
怕表達的不是很準確,百里玄反反復復的補充著。
“藍義,我想改進這些工具,提高效率,你愿意幫助我嗎?”百里玄鄭重的說道。
“改進這些工具?這工具不就長這樣,要如何改進?”
雖然跟在懶懶后面,藍老二的思維活泛了些,可畢竟是長達二十多年根深蒂固的思想,讀書又不多,一時半會,他腦子是轉不過來的。
尋思著開木器鋪子,和三不五時心血來潮給懶懶幾人做些小玩具,端的是一顆拳拳愛護侄女之心。
那些準備售賣的精美家具木器,皆因著懶懶尋來的好圖紙,加上他的好手藝,才得以面世。
藍老二的創新精神,著實堪憂。
一是受學識所累,二是眼界問題。
好在,兩者都不是不可逆轉的。
學識不夠,那就多讀書、多積累。
不是奔著仕途去的,自然不用拘泥于四書五經、民生策論。
什么山川游記、書生話本……
只要能增長見識的,都是學習的某一種途徑。
能看進去書,就是一種進步。
至于眼界,有懶懶在,眼界問題還是問題嘛?
只不過現在懶懶受困于年齡太小,空有滿腹的新奇玩意兒不得施展。
再等幾年,讓她施展的機會還能少了嗎?
即便不是為了藍老二,好奇心爆棚的懶懶也會勇于嘗試。
嘗試把那些她只聽說過,未曾有幸見識過的新奇玩意兒一一面世。
從而滿足她的好奇心。
更有甚者,懶懶有時候在想,有沒有可能,讓這個時代比肩那些個人類口中時時念叨的時代?
頓頓有飯吃!
個個有書讀!
人人平等!
海晏河清!
這也是她一直想要把大部分銀子抓在手里的原因所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那個時代的人人念叨的一句話。
雖然她不太能理解具體的意思,可經濟、上層兩個詞的意思,她還是能get到的。
“藍義!我們一起努力,用你的手藝加上我的腦子,我們一起改變這樣的狀況好不好?
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工具輕松省力些,讓糧食能更高產些,讓更多的人不餓肚子,好不好?”陡然升起的豪情壯志,徹底點燃了百里玄那顆沉寂良久的心。
那顆心上附滿的寒冰層,隱隱有了松動皸裂的痕跡。
他的話明面上是對藍老二說的,可又何嘗不是對他自己說的呢?
借著勸說藍老二的機會,他把勸說藍老二的話在心里反反復復的,一遍又一遍的鞭策著那個縮起來的自己。
“好!”
一聲“好”字出口,藍老二才意識到,他的嘴竟比他的腦子應的還要快。
話說出口了,他才隱隱后悔。
不是后悔應的那聲“好”。
他雖沒什么雄心壯志,可若真的能改進工具,讓糧食增產,他是一百個、一千個愿意。
可他真的能做到嗎?
他介懷的是,他真有這么大的能耐嗎?
他在懷疑自己。
他,一個和土地打了十幾年交道的農家漢子,真的能和華國赫赫有名的第一公子一起,改進工具,造福老百姓嗎?
“百里大哥!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