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外國人簡直就是一群海盜,他們把所有的海關官員和碼頭工作人員都捆綁起來,像扔粽子一樣扔進了一艘巨大貨船的船艙里。而這位倒霉的法海大人也不例外,他也被五花大綁地塞進了船艙里。
當張知縣聽到上海港淪陷、一眾官員被俘且生死不明的消息后,他驚恐萬分,身體不由自主地癱軟在地。
因為法海的父親是鑲黃旗漢軍都統,世襲一等公,更是康熙皇帝的親舅舅,如果法海在上海縣遭遇不測,那么作為知縣的他必然難辭其咎。
正當張知縣沉浸在對法海事件的憂慮之中,突然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衙役稟報說,岸防營全軍覆沒,而紅毛鬼子正向上海縣城進軍,預計最多再過半個時辰就會抵達。
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張純儒作為一名書生,順治年間的進士,從未經歷過戰爭的他,陷入了極度的恐慌和無助。
在這關鍵時刻,他急忙向身旁的縣丞求助。這位縣丞姓曹,名曹阿才,同樣是順治年間的舉人出身。
張知縣惶恐不安地問道:“曹縣丞,現在我們該怎么辦呢?”
“知縣大人,典史官和外委千總已經關閉了東西兩城門,并分別派兵駐守在城門上,我上海縣城墻是康熙元年才新建的,城墻高大結實,想那西藩紅毛遠洋而來,缺少攻城利器,我上海縣軍民同仇敵愾,應該能堅守至援軍到來。”曹縣丞說道。
“對對,快去街上命令縣城里的青壯男子全體上城墻,共同抵抗外敵。”張知縣似乎找到了解決辦法。
其實,當東西兩城門關閉時,紅毛鬼子來襲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上海縣城。
上海縣城雖小,但歷史上是抗倭的名城,特別是在明朝,倭寇多次對上海發動攻城戰,都被縣城里的軍民擊退,因此這里流傳著很多抗擊外辱的英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上海人。
如今,面對紅毛鬼子的威脅,上海縣的百姓們并沒有感到恐懼,反而激發起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
根本無需動員,城中數千百姓自發的搬巨石枕木、置大鍋,手持鋤頭扁擔、菜刀鐵棍堅守在城墻上,大家眾志成城,同仇敵愾。
外委千總姓李,名英,此人曾在漢營服役,退沒前是一名把總,管著幾十號漢營兵。退役后被上海縣聘任為外委千總,負責管理城中百十號鄉勇。
此時李英正帶領著全城百姓在城墻上布防,準備抵御即將到來的敵人。
東西城門已經被沙袋堵死,以防止敵軍從城門攻入。城墻每隔20米就設置了一道沙袋墻,這些沙袋墻是可以有效阻擋敵人炮擊的防御工事。
在每道沙袋墻的后面,都支起了一口大鍋,鍋中有的熬制著滾燙的熱油,有的則煮著惡臭難聞的糞汁。此外,城墻的中間還擺放著許多巨大的石塊和粗壯的滾木。
然而,與城墻上熱火朝天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縣衙。這里顯得格外冷清,仿佛與外界隔絕一般。
張縣令和曹縣丞正在縣衙大堂里瑟瑟發抖,他們已經做好了以死銘志的決心,只待城破就懸梁西去。
半個時辰后,一陣激烈的鼓點聲從西方的地獄里傳來,仿佛要撕裂這片天空,這聲音飄飄忽忽地鉆進了上海縣的東城門。
原本熱火朝天的城墻上瞬間變得安靜如夜,眾人臉上露出凝重的神色,他們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那越來越近的黑壓壓的敵軍,眼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
"Stop!"
約翰少校在距離城墻二千米的地方大聲喊出這個詞,他的聲音帶著威嚴和果斷。
他停下軍隊前進的步伐,因為他不確定這座看似破舊的縣城是否隱藏著紅夷大炮這樣的致命武器。
他拿起了望鏡,拉長焦距,仔細觀察這座城門。透過鏡頭,他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