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驚出一身冷汗。
這是一道送命題。
也是一道開卷題。
李善長顫顫巍巍,彎著腰,低著頭,小心翼翼說道:“臣唯陛下馬首是瞻。”
朱元璋臉上陰晴不定,不知道對李善長的回答,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他又掃視一圈,“你們呢,支持,還是反對?”
“臣等唯陛下馬首是瞻。”
奉天殿跪了一地。
朱元璋一甩袖子,坐回到龍椅。
“好,既然爾等都贊成,那咱就推行。”
“陳敬,火耗歸公一事,由你負責,先在河南試行,咱給你五百衛(wèi)兵,誰若不聽,或者陽奉陰違,直接拿下。”
“曾泰,攤丁入畝一事,朕交給你,先在江西試行,也給你五百衛(wèi)兵。”
朱元璋又看向年輕的詹徽。
他很欣賞此人。
有腦子,做事果斷,骨子里帶著一股狠勁兒。
故而把他最艱巨的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交給了最年輕的詹徽。
“詹徽,你負責推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在山東試行,給你一千衛(wèi)兵。”
朱元璋目光落在三人身上。
“變法總要流血犧牲,拿出霹靂手段,不要怕得罪人,天塌下來,咱給你們頂著。”
“韓國公,詹徽畢竟年輕,你配合他。”
聽到朱元璋這句話,李善長差點一頭栽倒。
老朱這是把自己架到火上烤,殺人于無形啊。
自己一旦摻和進來,天下官紳還不把自己罵死。
遺臭萬年。
李善長跪在地上,瑟瑟發(fā)抖。
“啟奏陛下,臣垂垂老矣,力不從心,請陛下恩準臣告老還鄉(xiāng)。”
朱元璋陰鷙的眼眸冷冷瞥了他一眼。
想抽身?
哼。
“韓國公正值春秋,又是國之柱石,值此國家變法之際,怎能告老還鄉(xiāng),咱可舍不得,咱還需要你為大明增磚添瓦。”
朱元璋不再給李善長說話的機會。
“咱要組建錦衣衛(wèi),緝查百官不法之事,毛驤出任錦衣衛(wèi)指揮使。”
“毛驤,若是誰敢跟此次變法過不去,立即捉拿,咱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大明這鍋好粥。”
毛驤的繡春刀,蠢蠢欲動。
原本還想再勸諫的,頓時嚇得不敢吱聲。
老朱殺人可是不眨眼。
誰也不想當下一個胡惟庸。
那天,從奉天殿出來的官員,一個個表情痛苦,如喪考妣。
尤其是李善長。
他的衣服已被冷汗浸透,臉上褶子擠在一起,渾濁的眼球黯淡無光,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十歲。
出了宮,有官員忍不住湊上來抱怨。
“國公爺,好端端的為何要變法?為何事前一點風聲也沒有?”
“陛下這是信了誰的邪,為何要跟天下士紳過不去?”
“陛下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與百姓。”
“可三條變法,條條是為百姓。”
“豈不是本末倒置?”
李善長十分不爽。
“這些話,你們?yōu)楹尾徽f與陛下,跟我說有什么用?”
剛才你們可是一個吱聲的都沒有。
又有官員說道:“咱們俸祿本來就低,現(xiàn)在又被如此對待,下官等人苦啊。”
李善長瞪了他一眼。
“你們再苦,有我苦嗎?”
李善長已經(jīng)預知到了自己的未來。
要么,跟著朱元璋一條道走到黑,成為天下官紳公敵。
要么,對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