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朝,百官入殿。
齊燁低著腦袋站在了殿柱后面,給所有群臣全家都問候了一遍,除了張瑞山。
這小子還以為自己人緣挺好的呢,結(jié)果剛剛在殿外待朝的時候,誰都不搭理他,目光都沒有任何交流。
除了兵部一群后知后覺的將領(lǐng),或是說裝作后知后覺的將領(lǐng)們,誰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科考,是文化人的事,齊燁想在這上面做文章,誰敢?guī)退脑挘l就是全天下讀書人的公敵,正常人都不敢摻和這種事。
按規(guī)矩,三省開始奏事,熊思賢直接繞過中書省率先出班。
“昨夜親軍司衛(wèi)入國子監(jiān),似是查了不法之徒。”
老熊還是挺給面子的,說的是“入”,沒說怎么“入”的,用的“似是”,后面加個不法之徒,一句話倒是給了齊燁解釋的空間,只不過這空間不太多罷了。
言簡意賅,直入主題,沒有任何前戲,上來就要干。
齊燁哈欠打了一半,趕緊閉嘴快步走了出來。
“是有此事。”
齊燁朝著天子行了一禮,朗聲道:“親軍懷疑國子監(jiān)出題人員舞弊,已查實。”
熊思賢猛然回過頭:“先因后果,自禮部操辦科考出題一事后,國子監(jiān)內(nèi)外不相通,既是舞弊,抱刀司如何得知?”
“前禮部左侍郎、南莊書樓原山長徐功徐師本是出題之人。”
“徐功告知殿下的?”
“不錯。”
“徐功為何可離開國子監(jiān)。”
“因徐師檢舉舞弊一事。”
二人快問快答,相互對視,寸步不讓。
短短幾句話,不少人咂摸出不同尋常的意義了。
熊思賢的切入點很刁鉆,先有因再有果,不提果先說因,徐功是出題之人,憑什么他就可以離開國子監(jiān),他離開了國子監(jiān),那么即便有錯,有過,那也是徐功有過錯在先。
說的通俗點,那就是程序正義,不管結(jié)果怎么樣,程序不能出錯。
至于齊燁這邊,沒有為徐功辯解或是遮掩,極為反常。
眾所周知,齊燁是出了名的護短,可這次沒有在徐功這件事上過多掰扯,直接說事實。
熊思賢這賢相之稱可不是當老好人混出來的,眼睛一瞇,緩緩抽刀。
“若是當真舞弊也就罷了,可若是國子監(jiān)內(nèi)無舞弊之舉,徐功私自離了國子監(jiān)…”
頓了頓,熊思賢繼續(xù)說道:“徐功本是南莊書樓山長,教授的學(xué)子本就科考,舞弊,定是有的,只是究竟是國子監(jiān)舞弊,還是徐功欲舞弊?”
齊燁的表情有些莫名,深深看了眼熊思賢。
原本他以為今天要對上的是禮部尚書周介,熊思賢會出手,可應(yīng)該不會這么快出手。
結(jié)果目前來看,周介連個屁都沒放,熊思賢竟然先跳了出來,而且這看意思,不單單是想要主導(dǎo)這件事這么簡單。
事實的確如此,周介昨夜離開國子監(jiān)后第一時間去了熊思賢的府邸。
周介趕到的時候,侍中府后廂房正在救火,二人簡單的交流了一下,熊思賢倒沒說想要強出頭,多方面考慮后,覺得禮部也好,朝廷也罷,沒必要死磕齊燁,完全犯不上。
按照熊思賢的想法,齊燁不插手科考和勸學(xué)的事,重要,可齊燁,齊家父子對國朝,同樣重要。
所以熊思賢才在待朝的時候找了齊燁,想要達成一致,齊燁的目標和理想,可以實現(xiàn),但是朝廷來做。
其實還有一件事熊思賢沒有說,這也是他為什么站出來代表禮部和齊燁打?qū)ε_的主要原因。
齊燁本身就在南地、南關(guān)、山林有著無人能及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朝廷需要的,并且在至少五到十年之內(nèi)是不敢削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