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生活甚是清閑,不覺又過了幾日。
牛嬸家的飯菜屬實誘人,屈明離覺得自己好像都胖了。
時舒不禁感嘆,若是能一直住在這里便好了。
此話引得寧澤清側目,卻不多言。
他這幾日多看了看小福貴的功課,幫忙指導了一些,也有了些成效,小福貴讀書越發仔細起來,比教書先生想的還多。
牛嬸道,讀書好是好,可是以后又怎么辦,日日讀書,若是吃不飽飯又該如何?
寧澤清想了想,第二日陪同小福貴一起去了學堂中,回來后與牛嬸交待道,與先生說了會兒話,覺得小福貴確實好學,讀書有道,若是以后他愿意,學堂中還可多一位先生,以后也能多招些學生,何樂不為?
小福貴日后有了著落,牛嬸總算松了口氣,讓小福貴給寧澤清叩了個頭。
寧澤清連連推辭,等坐下后才發現少了個人。
“明離去哪了?”
時舒平常面色道“突然來了封急信,都中有事,讓他先回去帶兵了。”
寧澤清放下筷子,皺眉道“是出了何事?若是急事,怕是陛下也該回去定定主意。”
時舒仍道“讓他回去便可。”
寧澤清見他不聽勸告,一時沉默了下來。
兩人皆坐著,卻一聲都不響。
牛嬸端著湯上來,見到此情形也噤了聲。
若是從前,牛嬸必定調侃是不是飯菜做的不好吃,讓兩人都不開心了。
可是如今……
年月漸長,誰人沒有變呢?
另一邊,屈明離快馬加鞭回京,了解了原委后便立即領兵前往。
原是辰國與風國因領地分歧一事相爭,雙方僵持不下,而辰國本為一小國,風國領地為他兩倍之多,此次領地之爭,按辰國的說法是,風國多次越界,辰國以禮相勸,卻并無效果。
辰國也是去年才入了百族軍的管理中,這次擔心敵不了對方,便請書子襲來相救。
屈明離帶兵壓陣,確實給風國造成了不少壓力,又于領地分歧之事做了細細盤查追問,將事情弄清楚后要求風國退居線后。
風國不肯,兩方開戰,不多久便形勢明朗了。
風國不敵辰國與百族軍的聯合,沒幾日便敗了,簽下國界明細,含恨退兵。
辰國國君大喜,奉屈明離為國之上賓。
屈明離見慣了這樣的臉孔,不為所動,戰完便行收兵,返回子襲。
不料,行在路上時,見到一十二三歲的孩子,衣著破舊,面黃肌瘦,沿街乞討,甚至可憐。
屈明離停下馬來,蹲到他面前,問道“你父母何在,為何只身一人在這乞討?”
這孩子看了看屈明離的裝扮,與他身后一眾將士,卻并不害怕,只低頭答道“父親在戰亂時便死了,兵荒馬亂,母親帶著我與半歲的弟弟四處逃命,最后走散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就在這里要點吃的,填飽肚子。”
原來是手辰風兩國戰亂之苦的孩子,難怪他見到軍隊也不驚不擾,想是見多了這些,不再擔心了。
屈明離掏出隨身帶的錢袋,交到他手上“將這些錢好好藏起來,千萬別餓著自己。總有一天,會找到你的家人的。”
屈明離說完要走,卻被小孩一把拉住了袖子。
小孩將錢袋塞還屈明離,道“你給我錢,別人都看到了,這錢放在我這里,也遲早被人搶走,要是再慘些,還要挨一頓揍。這錢,我不能收下。”
屈明離環顧四周,確實見著些人往這邊看著,盯著的正是自己手里的錢袋,想來此言不差。若是給了這孩子,反倒害了他。
屈明離正躊躇著該怎么辦,那孩子扯了扯他的衣袖“你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