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這兩位姑娘有什么不妥之處?” 春姑姑搖搖頭“我只是覺得,這般好似對陛下有些不公平。誰能有高興的時候,可是陛下卻只有傷神的時候。這樣對他,是不是太殘忍了一些。” 時望卻并不這么覺得“陛下有他自己要擔的責任。這份責任里便包含了這層身不由己。只不過,倒也不是所有都不如他意。只要做了接下去的這件事,他也會有滿意的時候。” 春姑姑此時并不知曉她這其中的意思,等后面的事情發生了,才明白了原平公主的用意。 她行事向來如此,一件事有好有壞,對人的影響,也是有滿意和不滿意的時候。 正當朝中之臣以為立后之事告一段落,那些苦心孤詣攀枝卻失敗的大臣正處于苦惱之時,原平公主的另一道消息,卻讓他們有些接受無能。 為保百族的百年和平,時望與各族傳去了信,若是族王有意向將公主嫁入子襲,便可將其送來,若是厲王相中了,便結兩國秦晉之好,以安眾國之心。 這個提議讓朝中大臣有了非議之聲。 “這和親之舉雖自古便有,但如今子襲之地位在此,難保沒有人趁這個機會安插進自己的人,擾亂后宮與朝政,怕是不妥。” “子襲今時的地位來之不易,不可隨意浪費威嚴。若是立了其他族國的王后,血脈不正,恐引帝位之爭。” …… 此番種種反對之聲,也并不能排除是有些大臣自己的女兒立后無望,才不愿再多加其他人選。 可令他們意外的是,原先對立后之事甚為不滿的厲王,此次卻有些熱烈起來。 原平公主一提出這個建議時,厲王便稱贊這個提議甚好,十分贊同,甚至還有些迫不及待之感,立馬往各族國中飛信而去,將此事告知各個族王。 這般前后矛盾的舉動,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