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婆子一邊整理攤位,一邊對柳氏說道:“小白她娘,咱們把攤子收了,東西就放牛車上,去廟里拜拜。”
柳氏抬頭,微笑著應道:“好,趙大娘,我這就收了。”
她低頭將剩下的半竹筒咸菜蓋好蓋好,抓了一把稻草將碗擦了一下,隨手將它們放了入背簍中。
周圍的集市上,人聲鼎沸,叫賣聲此起彼伏。
幾人收拾好了攤子,趙老婆子對萬朝貴說道:“阿貴,我們去廟里逛逛,你到集市門口去等著我們。”
萬朝貴點頭應下。
趙老婆子拉著柳氏和陳宛白,三人一起擠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寺廟的方向走去。
路上,趙老婆子拉著柳氏聊著家長里短,陳宛白安靜地跟在她們身后。
不多時,三人就到了寺廟。這座寺廟看上去有些陳舊,有些破舊的木制大門敞開著,香火的氣息彌漫在空中。
陳宛白站在門口,目光好奇地打量四周。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這種寺廟,說實話,給她的第一感覺:很破。
畢竟在后世見多了那種飛檐斗拱、雕梁畫棟。乍一看見這種石墻茅頂、略顯破敗,還挺奇怪的。
殿前的一側,有賣香燭的香火攤,趙老婆子帶著柳氏和陳宛白過去,買了幾根。
貴也不貴。
香火攤上,最便宜的香賣三文錢,由普通的香木和著草藥制作而成,十分粗糙,燃燒時間短;中等的一錢銀左右,混入了一絲檀香,看著精細不少,燃燒時間較長;貴的一兩銀往上,加了沉香,具有濃郁的香氣和較長的燃燒時間。
不用考慮,三人買的最便宜的,一人三文錢。
而且買三文錢香的人不少,有些人穿著破舊的衣衫,卻舍得掏這個錢。
她們拿著香,走進了廟里的大殿。也就是幾座房子中最高最大的那座。
殿內光線微弱,只有幾盞古老的油燈散發著微光,影影綽綽。
佛像雖然不大,但神態安詳,在微弱的燭光映照下顯得格外莊嚴。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香氣,混合著香木和陳舊木料的味道,令人感到平靜和安寧。
趙老婆子輕輕將香燭插進香爐里,雙手合十,低頭祈禱。柳氏也跟著她,雙手合十,心中默默許下愿望。
陳宛白在一旁默默地學著,以前她從來不求神拜佛,哪怕進了寺廟也不拜,只是看看。那時候的寺廟多是旅游性質,不求不拜,毫不突兀。
不過,現在的她站在這個簡樸的殿堂里,心中卻有了一絲微妙。她也說不好,是玄學還是科學,讓自己來到了這個地方。
她輕輕地將手中的香燭插進香爐,模仿著趙老婆子的動作。雙手合十,閉上眼睛,雖然心中沒有祈愿,但也看上去與身邊人無異。
出了大殿,天色已近午時。
趙老婆子抬頭看了一眼天色,轉頭對柳氏和陳宛白說:“我們快些,還能趕回去吃午食。我家老頭子肯定把飯食做好了,你們中午都上我那吃,省得回去還要忙半天。”
趙老婆子灶上手藝很一般,甚至可以說得上有些難吃,所以平時她家做飯主要是萬廣山。
三人才走到院子里,趙老婆子突然感覺肚子一陣翻騰,她捂著肚子說道:“哎喲,我這肚子不行了,得先去茅房一下,你們在這里等我。”
說完,她便匆匆朝著寺廟后邊的茅房走去。
柳氏站在原地,猶豫了一下,也說道:“這一說,我也感覺有點內急,我也去一趟。”隨后也跟著去了。
陳宛白留在院子里,感到有些無趣。想著回去的路程也不短,便決定順便去茅房小小方便一下。
茅房的位置略顯隱蔽,坐落在一片樹木掩映之中,由幾塊木板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