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達摩洞遠離少林寺,這時當然也不叫達摩洞。要在景色都差不多的群山峻嶺中找到一個這樣的洞穴,真是難過登天。要不是史辛前世曾經游歷過少林寺,還真難辦到。
又爬了一會兒山,終于到達目的地。
達摩洞是個兩丈多深的洞穴,離遠一看,黑黝黝的洞口突兀地鑲嵌在山體之間,甚為古怪。
“主公難道以前來過這里,怎地如此熟悉這里的地形?”
周泰剛開始還沒有這種懷疑,但見史辛時不時抬頭辨認一下方位,待確定之后就埋頭在山林間飛奔,就像腳下有一條熟悉的山路引著他前進似的。周泰忍不住好奇,終于問了下來。
史辛和他聯袂走向達摩洞,用哈哈大笑來掩飾自己的尷尬,“哪有來過,正如幼平所說,我是被山洞的佛性吸引來的。”
周泰大驚,“主公對佛法的精研程度,實在令人驚嘆,我們何須再找普慈太師,就讓主公親自指點我即可。”
忽聞前方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史教主此言當真?”
一道老態龍鐘的人影從達摩洞中走出,雖然行走的腳步蹣跚,卻一下子就來到了史辛和周泰面前,瞪著渾濁的雙眼笑瞇瞇地看著兩人。
一頭稀疏卷縮的白發,勾鼻深目,不是普慈老和尚又是誰
三人兩年未見,自是歡喜異常,史辛和周泰納頭便拜。
“大師別來無恙,史辛(周泰)有禮!”
“無恙,無恙!”普慈把兩人扶起,手剛碰到史辛,忽然身軀一震,吃驚問道,“史教主已經升上九等中期?怎地如此之快?”繼而而轉向周泰,“你也到了八等巔峰。”
史辛和周泰點頭,順便稟明來意。
“請大師指點迷津!”
周泰剛站起來,又朝普慈一拜。
一直以來,普慈對周泰都是發自心里的贊賞和喜愛,而對史辛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靈帝劉宏生前敬重他是一代高僧,一直與他交好,給白馬寺在洛陽的發展提供了不少便利。因此普慈便在劉宏的盛情邀請下,在穿越前的史辛身上注入了兩道異體真氣。在注入的那天起,他就清楚知道,以后再難和史辛分割開來,只要他出事,斷無不管之理。
到了后來宮中的那場大亂,史子眇一家遭受屠殺,普慈還通過多放渠道打探過史辛的下落。只是,那場偷襲來得太過突然,史威帶著史辛一路隱秘地向北逃遁,躲過了朝廷的耳目,也躲過了后來才從張讓口中得知實情的普慈。
本來,按照普慈的性子,還真的挺討厭自己與劉宏之間的這種利益關系,但他當時身為白馬寺主持,不得不借助皇庭的力量發展佛教。也由于這層原因,對于“大皇子”出身的史辛,他并未展現出過多的喜歡,更多是出于責任。
普慈的本性恬靜,無欲無求,平生最大的喜好就是鉆研佛法,因此他與周泰最為投緣,這跟他忠實純良,誠懇憨直的性格有關,更因為周泰有“佛緣”。
關于周泰的“佛緣”,他自有自己判斷的一套標準,旁人無法得知。但周泰又確實從他手中得到過許多好處。目前最高深的內外功,以及天賦“伏魔圈”,全是出自佛法,都是跟普慈有關。
聽見周泰要以佛法作為升上九等的契機,普慈渾濁的眼睛一亮,滿心歡喜道:“周施主果然有佛門慧根,竟然想到從佛法上入手,突破極限。不錯,不錯啊!”
史辛暗道:明明是我想出來的,這老頭不由分說地安在周泰身上……
只是這番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只笑著道:“那就勞煩大師,幫周泰想想辦法。”
“嗯,你們跟我來吧。”說完轉過身去,進入達摩洞中。
史辛邊走邊故意問道:“大師,這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