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熟后,貨物配送、搬家業務也可以上線。
最終目標,是擁有數千萬員工,讓快遞的配送,都外包給速送科技。
江峰自然沒有任何意見。
他一個打工的,公司運營大方向,肯定是老板說了算,他只在老板定的方向框架下完成工作。
“我明白了,不會虧待員工,那就按照最低標準2300多基準交社保,公司交大概500元,員工部分200多。”江峰算了算賬說道。
算完后,陸恒覺得成本也不高嘛。
接下來兩人計算外賣配送員具體能拿到手多少錢,公司出多少,最終應該收多少配送費。
因為公司獨立運營后,速達外賣相當于將業務完全打包給速送科技,以后財務也方便計算速達外賣的利潤,每單只需要給速送外賣服務費。
經過核算,未來速送外賣員工,將拿到基礎薪資購買基本社保,員工拿到手2100左右。
這是員工底薪。
而公司付出成本2700元。
配送員創造的利潤,只有速達外賣的每個外賣訂單。
速達外賣的利潤總體很高。
因為都達到30%抽傭,未來平臺廣告費用,還有額外利潤。
現在就算每單20元,抽傭6元,給速送科技一個單子,肯定在2到4元內,要留一些利潤給速達外賣,才能覆蓋運營成本。
繼續閱讀
陸恒當然也不想自己貼錢做公司。
員工工資返利歸返利,如果正常運營能盈利,干嘛非要虧錢做大冤種。
江峰的意思是員工收入加上底薪,頂級的拿到五六千就行了,普通的也能拿個三四千。
現在白領公司都不一定能到手五六千!
“普通外賣員跑一天平均能40單,上個月我們最厲害的跑出過120單,但拋開公司多份那種,我估計努力的配送員,應該能達到80單左右,平均就算50單吧,我們配送員也沒有周末,干多少拿多少,拿底薪就必須得干滿工作日。”
“那就算工作日21天,一個月1050單,給員工1塊錢提成就行了。”江峰用A4紙寫寫算算。
現在算出了員工的收入,低的干滿工作時間,加上底薪,至少3000元。
高的上限也很高。
能送60單一天,再加班干滿30天,拿到四千沒問題,到時候再搞點獎金激勵,五千有望。
這可是2009年年底,拿到這個月薪,很不得了。
算完員工,那就要算公司支出和利潤了。
還是按照50單,每單收速達外賣3元以上才能覆蓋成本。
因為底薪加社保就支出2700,員工提成1050元,員工創造的利潤必須超過3750元。
要想盈利,就靠員工加班,不然只能勉強給員工發工資。
到底收多少錢,還得陸恒說了算。
以后其他公司,倒是可以江峰自己根據成本來決定。
“那就3元吧,多給速達外賣留點利潤。”陸恒說道。
將來算賬就方便了。
速送科技這邊虧損,可以繼續投資。
拿速達外賣的利潤,自己稿費,投資速送科技。
速達外賣的財務報表將很好看!
陸恒想到個壞主意,他要的是很多員工返利。
速達外賣平臺剝離配送員工后,員工不會太多,返利也沒多少。
重點在速送科技,到時候發展出千萬配送員都沒問題。
那就可以出售速達外賣一部分股份,返利也方便計算,不然陸恒不知道別人占股,系統返利倍數會不會降低。
數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