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憋著一口氣,沈青云回來后,就在書房里認真抄寫《論語》。
書房其實就是在他房間窗戶那里擺了一張桌子,沈老頭還說等將來有條件了,再給他單獨騰出一間房做書房。
他對《論語》并不陌生,其中有些段落不僅會背,還能釋義,加上記性非常好,一頁內容只需要讀一遍,然后就能默寫出來,因此抄書的速度不知不覺中變得很快。
沒多久,外面傳來了陳氏他們回來的聲音。
陳氏一進院子,看到云氏,就跟她抱怨:“氣死我了,看咱們生意好嫉妒眼紅,也弄出來個蛋黃香糕,啊呸,他們的味道哪里比得上我們這個,想從我這里搶生意,簡直做夢呢!”
“娘,誰搶我們生意?”沈青云停下手里的筆,趴在窗戶往外看。
陳氏還沒回答,倒是跟在她后面的沈老頭開了口;“還能有誰,就找你打聽賣糖葫蘆的那個人,攤子還就擺在我們對面。”
沈青云來了興趣,“他把蛋黃香糕做出來了?”
沈老頭搖頭,“有客人在他那里買了,說是沒我們做的味道好,要他退錢,他不肯,結果被人打了,我們賣完的時候他們都還在扯皮,好像有人說要報官,后面咋樣就不知道了。”
陳氏痛快地道:“活該。”
云氏想得要多一些,“咱們家生意好,后面肯定還有人賣一樣的,就像小叔說的,咱們還是得把糕點做好吃點,以后賣的人多了,客人也只會惦記我們家的。”
陳氏嘆口氣,“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最多還能賣一個月,到時候栗子都爛了。”
這么賺錢的生意,丟了多可惜,今年還能趁著別人還沒做出來能撿點便宜,明年能不能賺錢就難說了。
幾天之后
大妹那里有了好消息。
“小叔,之前保存的那點栗子我全部打開了,爛的只有三顆,其他的都很完好,焉了的栗子還挺好吃的,我一連吃了八顆呢。”
很快,沈家其他人也知道了栗子能保存的消息。
整個墉縣,毛栗子都很多,每個村幾乎都有一山坡的野板栗,要能趁著這段時間把山里的毛栗子撿回家,保存起來,就可以賣上一整年栗子糕了。
這筆賬算下來,沈老頭忍不住興奮。
陳氏和云氏是知道栗子糕能賣多少錢,和沈老頭想一塊兒去了。
幾個大人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激動。
沈青云卻不樂觀,忍不住提醒道:“家里就這點人,就算天天去山里撿板栗也撿不了多少,爹,你跟娘還要隔天去城里,要是一場雨下來,山里的毛栗子起碼又得爛一半,時間不等人。”
沈老頭眉頭皺起,作為家里的頂梁柱,想得總要比別人多。
要是家里的毛栗子能夠支撐到明年栗子成熟,賣上一年的栗子糕,就算生意沒有目前這么好,那也遠遠比種莊稼給人干短工掙錢。
幺兒子讀書,要的是錢,就栗子糕賣的這點錢,比起讀書需要花費的,還遠遠不夠。
“孩子他爹,要不我們把幾個女婿叫過來?”陳氏思索了很久,說出了這么句話。
老兩口有四個閨女,四個女婿都嫁到附近幾個村子,之前沈大辦喪事的時候那幾個女婿就沒出現,當時村里就有人指指點點。
一沈老頭一想到那幾個女婿,臉都黑了,“我當初就說了,以后就是討飯,也不會要他們一粒米。”
沈青云知道一點,好像是春耕忙的時候,沈老頭讓幾個女婿過來幫忙,二女婿趙老三女婿不愿意,還明里暗里譏諷沈二妹,沈老頭知道后就把趙老三罵了一頓。
哪里知道趙老三當著面認錯了,轉身就把沈二妹打了一頓,沈老頭知道后,氣不過,就把女婿們全部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