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力壓眾人,恐怕有點難度,要知道這群人里,除了去年鄉試的舉子,還有很多名滿天下的大才子。
沈青云自信在科考方面能從容面對,但詩詞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還得有靈氣,往往不是靠技巧能取勝,而是天賦。
很多雙眼睛看著他,有幸災樂禍,也有擔憂,幸好今天沒讓沈老頭跟來,不然看到這副場面,他肯定焦急萬分。
有下人上前,放在案幾,案幾上擺著紙張,還有研好的墨。
沈青云拿起筆,刷刷寫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他放下筆,拿起紙張,輕輕地吹干上面的墨水,這才恭恭敬敬奉上給世子。
世子朱雋并沒有打開,而是讓身邊的侍從大聲念出來,“沈解元的詩,當然要大家一起共賞,在場的都可以細細品一品。”
侍從得到命令,大聲念了出來:“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在場原本還有些議論聲,等到侍從念出來,現場詭異般安靜下來。
突然,一道響亮的擊掌聲:“好詩,好詩,好詩,沈兄果然才華橫溢,在下自愧不如。”
說話的是張信,他爹是吏部尚書,朝中重臣,就連世子也得對他客氣三分。
世子開口道:“確實是好詩,聽聞瑯琊王氏的王子非也來了,不如你也來作詩一首,像沈解元這樣,讓大家共品?”
王子非站出列,朝著世子行了一禮,“回世子,說來慚愧,有沈解元珠玉在前,在下不敢獻丑。”
世子的臉色不太好看,可這位是瑯琊王氏子的人,世家勢大,他還真的拿他沒辦法。
世子揮揮手,對王子非沒什么好臉色,又把田恒和岳豐叫了出來,這兩人有樣學樣,和王子非一樣的回答,不敢再作詩。
宋缺小聲對沈青云道:“沈兄這詩一出,在場的哪還有人敢自取其辱,別說他們,就是我,也不敢班門弄斧。”
“宋兄謬贊了。”沈青云心想,這可是陸游的詩,此刻此景,還有哪首詩比這首更貼近。
他自己作的,也是比不上這首的。
文會散了,沈青云的名字再一次出現在讀書人的圈子里,這次眾人少了嘲笑,多了欣賞,只因那首詩一經傳出,引得無數文人墨客追捧。
沈青云這個名字,除了狂妄,還多了自信張揚。
對此,沈青云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受,除了去文會詩會時成了焦點外。
與此同時,和那群放松的舉子們形成鮮明對比的要數貢院里的官員們。
舉子們的卷子擺在這些官員們面前,需要他們來批卷。
科舉:兒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