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這種事,只要有點苗頭就該斬斷所有可能,信不信的重要嗎?這個建興帝,還真是有點老糊涂了。”
顧歡喜猜測,“大概是忌憚楚王背后的那幾座靠山吧?若他不管不顧的動手將楚王下了牢獄,太皇太后第一個就不答應,那位老祖宗,據說吃齋念佛,低調的很,可再低調,皇上也得喊她一聲皇祖母,一個孝字,就能按的他翻不了身,而且還有劉家,劉家手里還掌著兵權呢,皇帝敢任性?能不多思量一下?”
許懷義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可錯失良機就是錯失良機,權衡利弊沒錯,但跟覬覦自己的皇位比起來,其他得事兒,都算是小事吧?養虎為患啊,皇上再不拿出點魄力來,哼,且等著被人攆下臺吧。”
顧歡喜白他一眼,“按照孟瑤的安排推演,楚王這幾年并未逼宮好不?不是先讓大皇子上位了嘛,就算是撿漏,至少沒爆發內亂。”
許懷義嘆道,“媳婦兒,此一時彼一時啊,孟瑤的上輩子,沒咱倆參與,這輩子,很多事情都改變了,萬一大皇子撿不了漏呢?萬一楚王提早想上位呢?那幾位皇子的資質,我這一年也暗中觀察過了,說實話,都很一般,不管誰上位都很難壓制住楚王,你別忘了,楚王可是暗中養了大量私兵的,真要逼宮,勝算很大!”
顧歡喜擰眉,“朝廷的兵馬就那么不堪一擊嗎?京城十萬禁軍,難道也擋不住楚王的私兵?”
許懷義解釋道,“禁軍是有十萬,加上西山大營,還有五成兵馬司的人,能湊出二十萬來,可你能保證,這些人還都聽建興帝的調派?誰知道楚王暗中收買了多少人吶,屆時真要逼宮,那些人只要都按兵不動,就夠楚王恣意施為的了,要不然,上輩子,他怎么成功的?定然除了私兵,還有其他的保障。”
顧歡喜恍然大悟,剛才她忘了這茬了。
許懷義繼續道,“還有那個閩王,盤踞在封地上幾十年,他兒子繼承爵位后,娶得是劉家女,那可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他們天然是同盟關系,這次倭寇進犯,按照目前的線索推斷,閩王十有八九是跟倭寇勾結了,至于意圖,暫且不知,但無非也就是那么幾種可能……”
他頓了下,聲音冷凝道,“借著戰事發財、擴軍、圈地盤,消除異己,把附近幾個州府,明里暗里的都劃拉到自家,如此,他可就是這一片真正的土皇帝了,山高水遠,建興帝也奈何他不得。”
“那對楚王有什么好處?”
“好處多了,閩王打下來的地盤,不得分他一些?就算不分,也可以當成他的大后方,萬一逼宮要起大的戰事,這邊就能幫他提供糧草和兵源,再者,跟倭寇發動這一場戰事,也能趁機消耗朝廷的兵馬,此消彼長,楚王不就更有逼宮底氣了?”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為了一己之私,聯合倭寇做這種局,簡直是喪心病狂。”
“嗯,他們造太多孽了,不會有好結果的,所以,我就想著,建興帝能給力一點,扛住壓力,干脆把楚王一家直接給弄死得了,如此一了百了,啥私兵,啥閩王,都用不上了……”
顧歡喜無語,“你想的倒是怪好,你覺得可能嗎?”
楚王一家又不是傻子,還能等著建興帝殺他們?
建興帝要真那么干脆,楚王必反,屆時,只會讓逼宮的內亂提前幾年上演,怕是到時候,大皇子撿漏得機會都沒有了。
許懷義苦笑,郁悶的連手里的肉串都不香了。
顧歡喜寬慰道,“雖然不能一次把楚王府給拔除,但只要建興帝沒昏聵到底,就一定會想辦法防備和壓制,而且,幾位皇子也會警惕起來,只要有了戒備心,楚王以后再想干點啥事兒,就會束手束腳了,再者,這次得事兒,怎么著也得給他個教訓或是懲罰吧?”
許懷義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