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可以靜下心來認真聽聽自己內(nèi)心的真正需求,去找到一個合理的法子去應(yīng)對未能滿足別人期待后可能遭遇的打擊和報復(fù)。去擁有合理的智慧去應(yīng)對生命中出現(xiàn)的‘你不行’、‘你書白讀了’‘你連那個小孩都不如’這樣的話語。
我想,我給自己定位為‘滿足他人期待’這個角色,就意味著,我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物質(zhì)需求,還需要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但‘滿足他人期待’這樣一個角色是我選擇去生存的,我也可以選擇過另外的人生。”
“那么我,到底該怎樣存活于這世界上呢?”這是一個晴天里繽珩所思想的問題。
但她相信:無論身處怎樣的環(huán)境,只要有希望存在,就總能看見更美的風(fēng)景。
她開始告訴自己:當(dāng)自己陷入怨恨、自憐、哀傷、苦毒的時候,就當(dāng)開始轉(zhuǎn)念,就像用美麗的玫瑰花、風(fēng)鈴草、月桂樹驅(qū)逐庭院里的荊棘、雜草、毒刺一樣,當(dāng)用美德的心念驅(qū)逐不良的心念。
于是她開始高歌:“明月如珰兮佳人無雙,歲華今夕兮獨愛吾裾。愛吾衣裳不涉塵,譬若幽潭枝上兮白英初。泥何斑駁兮路何迢遙,佳人渺然兮獨立閶閭。我何悅美兮追蹤千里,佳人如救兮引夢華胥。華胥花開愿自贖,何處安寧吾且徂。”
吟罷,她將這首歌抄錄在紙上,后來人們看見,爭相用紙謄抄傳唱。更有人拿著謄抄了歌作的宣紙來拜訪她。
那天,一個男子邀請她共同食烤味,她同意了,剛好想出去散散心,也與人交流一番。
男子推薦她吃烤牛筋、護心肉,她首次吃這兩樣,也覺美味,甚是開心。
她曾聽這個男子說過些命理相關(guān)的話,就問到這一問題。
隨后,男子堅持送她回住處,念及天不久前下過雨,她便將隨身攜帶的傘借給了男子。
之后,男子親自還傘給她,也和她聯(lián)系。
但她也逐漸開始意識到男女有別,也會思索自己與異性的界限。
她記憶中很大一部分快樂是和異性稱兄道弟、嘻笑打鬧得來的,所以在成年之后,她仍然會下意識將這種交友模式延續(xù)下去。
但這次之后,她開始考慮該更謹慎自己的言行與與人交往的模式。她記得她曾說過:“我厭惡淫婦!”那她也當(dāng)愛惜自己的聲譽才是。
于是這一生,虹離河神女終身未嫁,一世為貞潔烈女。
她在一切的境遇中傳達希望與平安,她漸漸忘記她所出之地,就是那屋后井旁樟樹枯立——枝干被砍,樹皮開裂之地,忘記她的父母和宗族。唯有在世上歌頌愛與希望的時候,心中冀愿這愛與希望可以通過某個人、在某一時機傳達到那片地土上。
她想起所走到如今如此久遠的路,就想到年少時對天下國土深沉的熱愛,想到自己曾想去長安看古都,去洛陽看牡丹,去漓江看山水,去櫻花繁盛之處賞櫻花。
而今,這些她都做到了,她唯獨希望自己在青絲成雪時,仍然能夠優(yōu)雅、美麗,著新麗的服裝,戴閃耀的首飾,笑容真誠燦爛,從容接納生命的春華秋實。
她甚至能夠想到,在她駕鶴歸去之后,世人千秋萬代傳頌她的美名,他們將稱她:有自己的個性,正直、聰慧、風(fēng)華傾世。
他們將稱她是那個時代最閃亮的一顆星,有千秋萬代可以傳唱的作品和美名。
自學(xué)府出來之后,繽珩為自己尋了一處住所,那是一片廣大的叢林,她在其中修建了一座與宮殿相似的房子,房子修建好之后,意外地與她前世所住的九天虹離河旁邊的虹離宮很像。
往后,她住在其中,站在房子的平頂上,舉目可見綠浪千層,千層連碧空。
她轉(zhuǎn)身進屋內(nèi),可以看看一片平曠的可以倒影的地面,倒影門窗的天光,也倒影人走動時綽約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