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真大,大到想找個人太不容易了。崇禎時代,要是有部手機,能自動定位該多好!
宛兒抬頭看了看天,一藍如洗,白云如棉花般飄在空中。天上,偶爾有幾只飛鳥飛過,異常空遠遼闊。
連個衛星都沒有,就算有了手機,又拿啥定位?
“丫頭,你說這西直門來來去去怎么全是運水的水車啊?”張老樵進了城之后說道,“不是哪著火走水了吧?”
“樵老,這就是您不了解北京了。”宛兒說道,“這北京號稱四九城,之所以叫四九城,是因為北京的城門,內九外七皇城四。內城九個城門,南邊后擴的外城有七個城門,皇城有四個城門。”
“那跟西直門運水有什么關系?”
“這內城的九個城門,個個功能不同,這西直門由于位于北京城西北,離玉泉山比較近,再加上很多王公貴族不喝城里的水,專愛喝玉泉山的水,所以這里走的水車比較多。”宛兒說完,補充道:“這都是我跟我先生學的,他教會了我很多地理和人文掌故。”
“徐老道,這個人一天神秘兮兮的,也不知道現在在哪。”張老樵哼了一聲道,“那為何這些有權有勢的人,要從玉泉山調水?”
“因為北京城水質較差,幾乎全是苦水井,喝下去感覺又硬又苦。”張宛兒解釋道,“所以好多北京人都愛喝花茶,花的香味能夠沖淡水質的苦味兒。”
“你懂得倒是不少。”張老樵自從進城之后就下了馬車,此刻他正拉著馬車四處張望,“丫頭,你說的那豆汁店在哪呢?”
“樵老,您還惦記這茬呢?”宛兒抿嘴笑道,“一般豆汁店都在南城,在這里很難看得到。對了,便宜坊烤鴨也在那邊。”
“丫頭,你不早說,我都餓壞了。”張老樵抱怨道,“早知道,從南邊城門進城多好!”
“行啦,您就別抱怨了,城里人是多了點,可是也好玩呀!咱出來不就是為了玩嘛!”
張老樵饑腸轆轆,哪還管張宛兒玩不玩?他一路拉著馬車向南,人少的時候就駕一會兒車,人多的時候就下來拉著馬車小跑,大概一個時辰不到,就出了宣武門,按照張宛兒的指點,左拐右拐地到了菜市口的米市胡同。
便宜坊的所在地。
進了便宜坊,二人一坐定,張老樵就迫不及待地要了一只悶爐烤鴨。
“我們這烤鴨,是七分烤,三分片。”上烤鴨的伙計介紹道,“這一只烤鴨上,要片出一百零八片才算合格。這片鴨子,講究先片胸脯的鴨皮,與鴨胸為一盤,再片兩只鴨腿為一盤,最后是鴨頭鴨尾兩條里脊為一盤,一共三盤。此三盤片完了,就代表著一只鴨子上齊了。”
“您老看好了,這種刀法叫杏仁片,這種刀法叫柳葉片。”這伙計一邊說著,一邊給張老樵和張宛兒演示。
“伙計,您快一點,沒看我身邊這老人家都餓瘋了么?”宛兒看著張老樵的樣子,笑著對伙計說道。
伙計卻不徐不急:“女道長,這可快不了!蘿卜快了不起泥,這慢工才能出細活。這悶爐烤鴨,在烤之前要喂料,然后用果木碳把爐膛燒熱,再用高溫把鴨子悶熟。這個過程中,還得制胚、排酸、烘烤、上色,這樣才能保證這烤鴨外皮油亮酥脆呈棗紅色。只有如此,這烤鴨的肉質才能潔白細嫩,吃起來才能口味鮮美、內層豐滿、肥而不膩。然后,再配上荷葉餅、面醬、大蔥或者黃瓜條這么一卷,嘿,別提多好吃了!”
伙計片完鴨子后,又演示了一遍如何卷荷葉餅,卷好后,他把那第一張荷葉餅遞到了張老樵的手里。
張老樵三下五除二,就吞進了肚子。
“老道長,味道如何?”伙計期待地問道。
“不錯!不錯!”張老樵一邊卷著第二張荷葉餅,一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