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王楚江眠繼承王位之后不久發生的龍城之亂,開始得很突然,而結束的也很快。從始至終,也不過大半夜再加上半天的時間而已。而這次叛亂雖然影響深遠,但實際上在當時并沒有對趙國造成太大的損失。即便是龍城民眾,還沒等感到恐慌,就已經一切都平息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并沒有記入史冊的叛亂,更像是一場鬧劇。如果按照坊間所流傳的說法,那就是一群貪心不足的王室貴族們,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置國家和民眾安全于不顧,勾結敵國諸侯,妄圖推翻趙國有史以來最偉大仁愛的君王!幸而蒼天護佑,他們的陰謀被及時發現,從而人神共憤,所有參與叛亂者都得到了應得的下場。
不管任何時代,對于普通民眾來說,這些上層貴族們之間的爭斗,不管是為了什么,也不管誰是誰非,只要不危害到自己的平靜生活,是不會有那么太多關心的。在震驚過后,很快就會重新歸于平淡。他們的目光,只是會長久的關注能夠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的那個人。
那些參加叛亂的王室貴族死了就死了唄!反正龐大的王族有那么多人,誰讓他們貪心不足,放著好日子不過的嘛。這是在酒樓茶肆間議論起來時,絕大多數人的論調。
而實際上,那一夜的慘烈程度,遠遠不是這么輕描淡寫般說來簡單的。那些在大火和鮮血中死去的魂魄,恐怕會懷著滿腹的怨毒,永世不得超生了。
以王叔楚大行和公子楚青云為首的叛亂者們,一鼓作氣就殺進了錦祥宮。很奇怪,他們在這一路上并沒有遇到太過于激烈的抵抗。不過,被巨大權力誘惑沖昏頭腦的所有人,并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掉進了一個陷阱。這是一個無底的深淵,一旦進入將粉身碎骨再難脫身。
當黎明到來,想要直接沖進前大殿的叛亂者們,才忽然發現,他們也許永遠都沖不過眼前這條長長的甬道了。前后宮門同時關閉,在霞光之中,兩側高墻上閃現出身穿鐵甲的將士和弩箭的鋒芒。
大驚失色的王室貴族們,從中看到了國相費義的身形。他臉上露出冷酷的笑,然后沒有問任何一句話,直接就發出了格殺勿論的命令。
為了保護那個遠離龍城年輕人的羽毛,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愿意把一切罪孽都一身承擔。不管將來有可能會產生什么后果,當他發出這道命令的時候,心中沒有絲毫的猶豫。
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內,大部分叛亂者就死在了這條被封閉的甬道內。弩箭無情,鋒芒奪命。不管是什么身份,在這樣的鐵血面前,只能是同樣的悲慘命運。
也許,唯一逃出去的人,只有公子楚青云。埋伏者的弩箭刻意沒有把他作為主要目標,在那些心腹死士們的拼命掩護下,他逃出了這條死亡通道。然后,帶著滿身鮮血,一路倉皇逃竄,一直逃避到了他舊日所居住過的那座宮殿里。
失魂落魄的這位趙國貴公子,封閉了宮門,獨自坐在里面。只有到了這樣的時候,他才深深的明白,自己終究不是楚江眠的對手。那個已經登上王位的人,甚至連看都沒看他一眼,他的野心就被徹底粉碎,碎的連渣渣都不剩。一敗涂地,下場也必定凄慘無比。
這座宮殿,是他曾經小時候居住過的。那時候,他的母親還在。想起那些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再看看滿身的傷痕……他不知道究竟應該痛恨誰!
想到悲傷之處,楚青云大聲狂笑著拔劍而起,起舞悲歌。
“身若蚍蜉,郁郁滄海,心所欲兮何處達?又何處為家?上蒼可恨兮,使我幼孤,不得思慕,若得天火兮,焚我殘軀……!”
命令甲士把這宮殿全部包圍的趙國相,并沒有立刻發動進攻,也沒有再去請示王太后。他只是在安靜等待著。這位趙國公子是不可能再活的,不過,究竟怎樣死,他會給他一個自己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