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過了三天。
王可他們一行人在東昌逗留、溜達著玩了兩天。
在準備離開前一天晚上,也就是昨天,田永亮組局,他們宿舍八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次的團聚重逢。
畢竟下一次人再那么全,又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隨后,在今天上午和其他人相互告別,各自離去,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離別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
王可也開著車,帶著陳斌和張宇返回泉城,國慶假期還有兩天就要上班了,也要回去歇一歇。
兩個小時后。
他把兩個室友送到所住小區,又自己開車回到景明花園。
看著車位上那輛寶馬沒在,就猜想蘇紫琪肯定又在咖啡店了。
不料這次沒有猜對,等他開門進屋,看到蘇紫琪正在客廳打掃衛生、整理東西。
他關上門并詢問道:“哎,我看著車位沒有車啊,你今天沒去咖啡店嗎?”
蘇紫琪看到男朋友王可回來,聽到他的問題,就停下微笑著回答道。
“今天玉彤她們三個都在,我就沒去,現在店也開業一個多月了,店員們都熟練了,也不用我們幾個人都在。”
“然后車子我送到4S店保養了,明天開回來。”
“哦,行。”王可應了一聲,突然又想起什么。
“哎對了,小琪,我讓你給劉家祥劉老送去的那對玉佩他們怎么說,你拿回來了嗎?”
“拿回來了,你那天打電話,我就回家從保險箱里找到,并了送過去,讓劉老他們看完就帶回來了。”
“劉老的那幾位朋友也是玉器鑒定方面的大家,據他們鑒定這是一對明代后期的玉佩,玉質非常好,藝術價值非常高。”
……
“從玉佩的一些細節表現,他們也都傾向是出自陸子岡之手,但都沒有給出十足的肯定。”
“不過現場鑒定會有人出價一千二百萬,問我有沒有出手的意愿,當時直接就被劉老婉拒了,說我只是替人拿來掌掌眼,沒有賣的意思。”
王可聞言笑了笑,隨口說道:“哈哈,看來有人想撿漏啊,我當時委托劉老找人鑒定的時候,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是陸子岡親手雕琢。”
“但從時間來看,加上雕刻技法、刀工手法和暗款署名都符合其本人的制玉風格,即使不算陸子岡的名頭,僅憑借雕工、玉質也是古代玉器里面的精品佳作,也能價值千萬了。”
蘇紫琪聞言應了一下:“對!他們都說是子岡玉里面的精品,只是出處不可查,還有一些方面有待考證。”
王可接著回復道:“這都是古玩行里的交流方式,說話不說滿,給自己留一些回旋的余地,畢竟誰都有打眼的時候。”
“而且說太絕對了,也容易得罪人,最關鍵的是陸子岡本人作品存世量極少,市面上大多都是后世仿品,比較公認的幾十件真品還都收藏在各大博物館里。”
接著王可也給蘇紫琪解釋了一下。
子岡玉的仿品太多了,甚至都有很多明代仿制子岡玉,有些還能以假亂真。
這其中的原因,當時鑒定的時候,劉老的朋友鑒玉大師李明玉李老,也給王可講了一下其中的歷史。
子岡,也寫作“子剛”,姓陸,出生于明代,是嘉靖、萬歷年間雕刻家,琢玉工藝家。
明代大畫家徐渭在《詠水仙簪》中提到:“略有風情陳妙常,絕無煙火杜蘭香。昆吾鋒盡終難似,愁煞蘇州陸子岡。”
明末清初史學家、文學家張岱在《陶庵夢憶》里說:“吳中絕技,陸子岡治玉之第一”、“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
其東蘇太倉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