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知葳腦后的頭發(fā)險些都要豎起來了,面上卻依舊強(qiáng)作鎮(zhèn)定“托印公和皇上的福,民女一切都好。”
裘安仁挑眉笑了笑“那咱家就放心了。”
余知葳很快掩蓋了自己的驚愕,沖著裘安仁笑,齜了齜兩顆小虎牙“印公辛苦,不如留下來用飯?”
裘安仁甩了甩拂塵,俯身道“這就不必了,皇上還給咱家安排了旁的事呢,咱家這就先行回去了。”他瞇了瞇眼睛,笑成了一朵妖異的曼陀羅,“世子爺,余姑娘,后會有期了。”
余知葳在心中感嘆,這日后不見,恐怕都難啊。
眾人都依次回了席上,繼續(xù)落箸吃飯,余知葳再次感嘆這席面安排得好。得虧這盤子底下都有熱水溫著,不然經(jīng)歷此等插曲,豈不是好好的飯菜只怕要涼了,那就失掉原本的口味了。
這一頓飯吃得歷時許久,直到平日里午覺都該醒了的時候才結(jié)束,有些人家便已然要告辭回府了,只剩下些年輕的姑娘和少奶奶們。
余知葳稍微喝了點(diǎn)兒果子酒,臉上飛紅,更添兩分姿色。其實(shí)她酒量還不錯的,只是有個奇怪之處,她喝酒不上頭,上臉。其實(shí)人清醒得要命,可臉上看著卻好似醉的厲害。
所以她裝醉是一把好手。
她微微瞇著眼睛,做出些微醺的神情來“咱們玩兒點(diǎn)兒甚么好呢?”
高三奶奶很高興地扯著嗓子叫了一聲“摸葉子牌。”
余知葳嘻嘻笑了笑歪在陳月蘅肩上“我不會打呀,這可怎么辦,要是把今日收的禮全都輸給高三奶奶了,我怎么和我哥哥交代呀。”
陳月蘅摸了摸余知葳的發(fā)頂“咱們不如今日就此結(jié)個詩社,今后也好一起頑?”
陳月蘅這個提議一起,便有好些女孩兒應(yīng)和了。可高三奶奶一聽就擺手,一張臉憋得通紅“這勞什子我哪兒會。”
余知葳瞧著高三奶奶,桃花眼彎彎,笑瞇瞇道“學(xué)學(xué)可不就會了,總不能大家都一起頑,三奶奶在一旁瞧著罷?一起頑豈不高興?”
這高三奶奶是個最最愛熱鬧的,一聽余知葳攛掇立即就倒戈了“那……要不我試一試。”
余知葳沖她齜牙“三奶奶肯定能成。”
陳月蘅將黏在她懷里的余知葳豎了起來,笑道“小六,今日你是主家,你來選個題才是。”
余知葳支著下巴,思索道“我詩文做的不好,曲子詞倒是尚可,不如今日作兩首曲子詞來頑頑?”
眾女孩自然應(yīng)下。
余知葳從椅子上跳起來“既然今日我做東,那我便先定下個規(guī)矩來,今后若是一起頑也有個依照,大家覺得可好?”
小姑娘家,自然還是喜歡一起玩樂,先前京中閨秀不是沒成立過詩社,只是一會兒聚一會兒散的,期間還糅雜著各種女兒家的矛盾,未必能聚得起來,今日再開一個自然也無妨,便都點(diǎn)頭應(yīng)下。
余知葳見眾人都應(yīng)下了,便道“今日我瞧這海棠花開得好,便以此為題。限韻填詞,每人各抽一個詞牌,兩炷香的時間,寫完后署上自己的詩號,再由……”余知葳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看了一眼陳月蘅,“便由月姐姐依次念出。”
陳月蘅點(diǎn)頭。
余知葳接著道“我給每個人發(fā)一朵海棠絹花,若是喜歡誰的呢,便投到寫了詩號的錦盒里,最后點(diǎn)數(shù)兒,評個‘狀元’‘榜眼’‘探花’出來,大家看可好?”
眾女孩兒又一致應(yīng)下了。
一旁的丫鬟們忙著準(zhǔn)備筆墨和寫下主子方才提過的東西,一時間只聽見紙張嘩啦,卻不聞人聲。
“那我抽韻了。”余知葳將手伸到立夏拿過來的小盒子中,摸出一塊細(xì)長的小木牌來,看了一眼,“第六部。”
旋即又有奴婢們端上旁的盒子,只一只手能伸進(jìn)去,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