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知葳的指甲是從遼東回來才留的,尤平家的一直照應著,很精心地用鳳仙花汁兒給染了,想把她養回個姑娘樣子。
余知葳手指修長,那指甲的形狀也很好看,鮮嫩地像初春時候里抽條發花兒的桃。
可如今,這十片指甲,全都齊根折斷了,鮮血淋漓。
指甲上的血滴滴答答落在地上,和碎瓷片一起觸碰在詔獄之中不算是松軟的泥地上,攪和著血滲進去了。
余知葳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但她如今確實是這么做了。
她在相鄰的兩個牢房之間,用幾片碎瓷,妄圖打通她和余靖寧之間的屏障,妄圖給余靖寧挖出一條生路來。
這不是她第一次坐牢了。
上一回,她還是個總角稚童,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死在自己面前卻毫無辦法,這一回,她不能再眼睜睜地看著余靖寧死了。
余知葳是下過地獄的人,見過最黑的魑魅魍魎和最惡毒的人心。但她也見過光亮,觸手可及的天光,她又怎么舍得將人生中這點僅有的光亮再滅了。
十指連心,又怎么可能不疼,但余知葳當真是半分不敢停,她生怕耽擱一下,余靖寧就真的先她一步而去了。
詔獄雖說陰冷,但這畢竟是夏日,沒過多久,余知葳身上就起了一層薄汗。
她當時從高家別院出來的時候,走得急,并未戴網巾,連懶收網都沒來得及找出來。如今一出汗,鬢邊的頭發就散亂起來,汗濕的發絲垂了下來,掛在臉前。
余知葳嫌有些擋眼睛,停了手,匆匆把頭發重新一綰。
泥和血就糊了她一臉,花貓一般。
對面的余靖寧應當是燒得厲害,雖說是昏睡過去了,但身上不舒服,睡得也不老實,翻來覆去消停不下來。
余知葳甚至能模模糊糊聽見他嘴里嘟嘟囔囔的,不是夢話就是胡話。
她一刻不敢停歇,可挖出的坑就那么一點兒,要能過人還是差太多了。
余知葳心里難受,憋得慌,渾身的汗水大概也是憋屈得厲害,想多找幾個口子出去,最后走投無路,從眼睛里滲了出來。
有那么一瞬間,她當真覺得自己是真的護不住自己,護不住余靖寧了。
她氣喘吁吁地停了下來,將額頭抵在冰涼的欄桿上,拿袖子把自己臉上的眼淚鼻涕隨手一抹。她咬了咬嘴唇,隨后卻又張開了嘴。
那聲音出來很不好聽,啞得厲害。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這唱的是《牡丹亭》,正是《驚夢》那一折。那幾處教坊司的胡同,戲子娼門總一家,那些個出名兒戲啊曲子啊,云翠也是會唱些的。況且教坊司出來的女樂,原都是正經官家小姐出身的,旁的詞兒寫的不好的,只怕是不樂意上口。
云翠做娘的時候也是年紀輕輕的,不會怎么哄孩子,也不會怎么講故事,余知葳幼時,云翠哄她睡覺的時候,總是唱戲唱曲子。
而她最喜歡的也是《牡丹亭》,云翠總唱,翻來覆去地唱,像是在唱著自己的青春韶華。余知葳甚至聽到都學會了,如今一開口,唱出來的還是這些。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堤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余知葳啞著嗓子,帶著哭腔,句子唱得唱的七零八落,斷斷續續,卻還是抽著鼻子接著往下唱。幼時聽戲,權當是聽個有趣。此時自己唱出來,才覺得戲中一字一句都是暗含著如今的境遇。
茜衫裙,八寶簪,都不過是身外之物,是她見了余靖寧之后才硬扮出的女兒樣子。舊物令人感懷之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