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承不住重炮,而輕型的佛郎機炮在真正遇上大海戰的時候,又怎么能抵擋得住。小規模戰役可以以‘奇’致勝,可若是當真打了大戰,拼得還是人力物力,以及火銃大炮。”
余靖寧是武將,看東西的角度自然是和譚懷玠他們不同,他去見過了遼東土地,并且自己著手修建了遼東防線,將兀良哈三衛直接并入遼東都司,但他卻還沒有見過東南是甚么樣子的。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大衡絕不能陷入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余靖寧看了一眼譚懷玠,皺了皺眉頭,“若是可以,我也想請旨去東南前線,但是這事兒……難辦。”
川軍的確是派去馳援南京的最好選擇,余靖寧要是真要去了,那就得把藺和擠掉,但是……傳聞藺和是平庸之輩,但雖說此人平庸,又沒有甚么錯處,沒理由把他踢回蜀中去。
余靖寧要是非要這么做,反而看起來像是在黨同伐異,排除異己,不僅對余家沒好處,對整個新派都沒好處。
可若是余靖寧去了東南,卻又沒有軍銜,那他又該如何插手東南防務之事呢?
譚懷玠出言安慰道“賢弟先不必心焦,如今海防之事,有遠見之人都看在眼里,鞏固海防乃是勢在必行。如今便動手,的確是難辦,但若是等到東南戰事過去,藺總兵回了蜀中,未嘗沒有機會。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在朝會上將此事的道理說與皇爺聽,皇爺如今才親政,真是廣納言策的時候,必然能聽得明白,采納咱們的意見。”
余靖寧沖著人點了點頭,李知也在旁邊附和道“譚大學士說的是,定然能有辦法的。”
“聽伯朝兄說,咱們的軍工廠如今已經開始供應了,先不提分錢的事兒。新造的燧發銃,倒是可以先給東南戰場上支援一批。而且……”譚懷玠笑了一下,“既然如今世子爺提了,那咱們不如就把這想法與軍工廠說一說,讓工廠給大衡造新的戰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