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算了算手上鋪子的收入,覺得每月拿二十兩銀子出來添幾本新書還是可行的,于是這個有趣又重要的任務(wù)就到了蓉寶嘉寶手上。
為了防止倆人亂買書,楊氏給了很多條件,比如說,不準買話本,游記只能買一冊,還必須是新出的,文集和詩集各添一本,剩下再買一本家里沒有的書。
“這些都是新來的書,有潭州今年的文集和詩集,四兩銀子一本,還有國子監(jiān)今年的策論,五百文到二兩銀子一卷不等……”掌柜也沒說太多,簡單的介紹一遍后,才自信道:“絕對是縣里的最低價。”
蓉寶踮著腳拿起一篇策論,有點不解,“怎么是一卷一卷的?”
掌柜笑道:“一共六十八卷,觀點不一,定價不同,小娘子可以選幾篇自己喜歡的,我們店里幫忙裝訂?!?
主要還是作者的區(qū)別,名氣越高的學(xué)子,售價就越貴,蓉寶三人都覺得這種買賣很新鮮,便挨湊在一塊選自己喜歡的。
三人里面只有齊鳴謹寫過幾篇文章,因此一些引典用句他們都看不懂,不過也有能看懂的,比如。
“……凡進城買賣,需到市集,由衙門統(tǒng)管……”
意思是進城賣東西以后都要去專門的集市,由衙門進行管理,收取商稅,既能增添戶部收入,還可以有效防止老百姓到處占道,影響車馬通行。
蓉寶氣憤不已,“這個人好壞,讓衙門來欺負老百姓,我們鄉(xiāng)下人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還要加收稅,是貪官?!?
齊鳴謹瞅著憤怒的蓉寶,又看了看一臉贊同的嘉寶,覺得自己這會兒還是不出聲為好。
情感上他可能會和蓉寶站一條線上,但理智上還是比較認同這個觀點,占道賣東西的人確實太多了,每逢年節(jié),路上都是小攤小販,不止車馬難行,就連人都很難行走。
不過市集上要收取商稅還是不太好,畢竟入城費就已經(jīng)收了一文錢了,來賣東西的大多數(shù)都是窮人,她們從家里進城要走一兩個時辰,就算把帶來的東西全賣出去,一天也就四十文多。
而且蓉寶嘉寶還把自家爺爺?shù)慕?jīng)歷詳細跟小伙伴講了好幾遍,于是齊鳴謹便知道了糧食的珍貴,掙錢的艱難,以及趙老頭的偉大。
“不買他的,”蓉寶把紙放回去,“你也不準買?!?
齊鳴謹沒意見。
最后幾人又小聲嘀咕了好半天。
“我買五卷,你也買五卷,我們互相換著看,可以省好多錢呢。”
嘉寶贊同,“我們抄一份,這樣就都有了?!?
看著最有錢的齊鳴謹心情愉悅道:“省下來的錢我可以去買東西吃?!?
掌柜:……
他雖然不至于為了這么點損失心痛,但心里就是不得勁,好像馬上到自己腰包里的錢被人掏走了一樣。
蓉寶嘉寶買了幾卷策論和三本書,其中還有一本新出的游記,大白話文,有意思的很。
齊鳴謹買的就多了,幾乎新出的書他都買了一本,幾個小孩子總共花了七十多兩。
掌柜笑的牙不見眼,蓉寶扒著柜臺,“大掌柜,我們買這么多東西要便宜一點啊?!?
掌柜點了點頭,“都是實誠價,小娘子的十八兩三錢,給個十八兩就行,小公子的五十一兩……便取個整,拿五十兩。”
蓉寶三人開心的互看一眼,蓉寶想起趙老三買東西時說的話,又道:“掌柜大叔,我喜歡這種花紙,可以送一點嗎?”
嘉寶幫腔,“大掌柜給個實惠,我們下回還來。”
蓉寶立即道:“帶我的朋友一起來。”
齊鳴謹還是第一次看見砍價場面,好奇的很。
掌柜雖然賺了很多,但面色嘴里十分為難,“小娘子,你也是讀書人,應(yīng)該知道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