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徹教室,把所有人都說愣了,不是自畫像嗎,這是什么主題?
于是所有人去看他的畫。
前面兩人的都是側重肖像,而張慶的畫則偏重情景。他以俯視的角度,描繪了一個工作的角落,其中低著頭,彎著腰,左手拿紙,右手擺弄地上的木板的是他自己,而周圍同他一起忙碌的人,則只露出了身體的一部分。
要么是遞工具的手,要么是一雙路過的腿,要么是被掛起的燈籠擋住的半身。
總之,他的畫面中看似是描繪了很多人,卻巧妙地將除他自己以外的對象與背景融合在一起,既不會喧賓奪主,還營造出了熱鬧忙碌的氛圍。
那種在小工坊印畫扎燈籠的情景,躍然于紙上。
季靜記得張慶曾經介紹過自己,說他家是做燈籠的,他第二次集訓畫的也是一排排燈籠,顯然對此有著極深的感情。
但張慶的畫面卻沒有往煽情那邊畫,而是透著趣味和活潑。
他一改之前的懶散,對著鏡頭,雙目炯炯,滿臉認真,字字清晰地解說道:“我的家鄉,在S省Q市的臨清鎮,那里綠樹環繞,風景如畫,人杰地靈,物產豐富,還有著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工藝,木板燈籠。所謂木板燈籠,就像我畫中描繪的一樣,要經歷起稿、勾線,雕刻,印畫,扎制等幾道工序。”
他邊說,邊用手指著自己的畫,他所說的每個步驟都在畫中詳細地描繪了,那細致程度,讓在場的眾人都驚嘆連連,第一眼看只覺得他畫面豐富,亂中有序,可跟著他的講解 再去看,才發現他竟然將這所有復雜的工序都糅合在了這小小的紙張中。
并且所用道具刻畫的極其細致,工人們的動作也是栩栩如生,讓人仿佛身臨其境,真的到了他口中所說的這個臨清鎮,也真的看到了他們這項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技藝。
想要繪制出這樣細致精準的畫面,這是多么龐大的工作量,這真的是不到三天的時間可以完成的嗎?
季靜知道他們五組的都不是等閑之輩,可沒想到啊,居然還有高手!
她確實看著張慶日夜不停地畫了三天,卻沒想到他這次居然交出了這么厲害的作品!
但張慶本人看著有點奇怪,比起評審老師們的評價,他好像更在意記者團,做完了講解后,就引到著鏡頭去拍自己的畫:“對的對的,大哥,就是這個角度,可以把我們鎮的燈籠拍的更清楚一點,好的好的,你可以再拍一下這個木板,刻畫工藝是我們鎮獨有的,到場觀看,絕對比看我這張畫要更有體驗感,您回頭寫報道的時候可以提一句啊,我們臨清鎮絕對是休閑旅游的最佳去處,不僅可以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還能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這個食宿方面也是絕對的物美價廉,來玩不虧的。”
張慶嘴巴像是抹了油,這些話一串一串往外蹦,講的跟新聞聯播一樣順溜。
正面的記者看不到,可側面站著的季靜幾人看得清清楚楚,他手里分明握著個方形便簽貼,上面字寫的密密麻麻的,說完一套撕一張!
他這哪里像是在參加決賽,明顯是來打廣告的!
就在五組眾人被他這一番操作震驚在原地時,張慶話鋒一轉,又看向評審老師們,道:“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上勤勞工作,勇敢拼搏,帶領全鎮,發家致富,這就是我張慶的一切。所以我給這張畫起了這個名字,我講完了,謝謝各位評審老師,各位記者叔叔阿姨的欣賞。”
他話音剛落,所有人都以為他說完了時,他忽然又補充道:“如果老師們想去我們玩的話,也可以提前聯系我,我絕對給你們做最好的導游!”
“謝謝老師們,這次我是真的說完了。”
他低頭一個鞠躬。
所有人面面相覷,最后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