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0年1月1日,星河之都,生命科學實驗室。
華可鏡向妻子何曉敏,女兒華樂妍,以及李晨景、陸潔詩、毛咸宇等一眾親朋好友揮了揮手。
然后躺進了一個潔白的金屬質方艙。
這正是與華夏生科院楊為霖主任共同開發的休眠艙,當然,技術源頭來自華可鏡去年完成升格的9級科學研究院的下屬高級生命科學學部。
“準備好了嗎?”
站在休眠艙旁邊的楊為霖一臉慎重地問道。
“可以了。”
華可鏡點點頭,又看了看妻子。
何曉敏卻還是一臉的迷惘和茫然。
直到此刻,她還沉浸在《紙短情長》的故事里無法與現實接軌。
于是,華可鏡又從休眠艙里坐了起來,他走到何曉敏的身邊,拉著妻子的手溫柔地說道“辛苦你了,把女兒照顧好。”
“我……”
何曉敏張著小嘴,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眼前這位四十出頭的華先生雖然是自己的丈夫,但是她卻并不熟悉。
雖然何曉敏看過了《紙短情長》里記載的故事,
雖然她也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
雖然她已經完成了心理建設,能夠接納自己的丈夫,
雖然她的內心告訴自己,她愛著眼前這個男人,
但是人心總是微妙的,距離感從建立到消除,需要時間,且無論長短。
在《紙短情長》最近的故事里,何曉敏記載了一段令她難過萬分的事情。
正值壯年的華先生忽然檢查出了原發性腦癌。
華先生明明那么善良,明明那么努力,明明那么優秀啊!
怎么好端端的就得了腦癌呢?
那可是比自己的疾病更嚴重更可怕的啊!
醫生說過,因為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腦組織的復雜程度高過其他任何部位,所以不論腦中的腫瘤為良性或惡性,一旦在壓迫到任何部分,都會造成人體不同功能的損傷。
為了抑制,或者準確地說是暫停顱內腫瘤生長,華先生在深思熟慮之后,決定聽從醫療團隊的建議,進入休眠狀態。
此舉當然并非逃避。
因為最近幾年的醫學技術發展很快,且華先生手下也有一個頂尖的醫療團隊,他們有信心在未來五到十年之內拿出一個安可靠的治療方案。
于是,從今往后何曉敏每一天醒過來都將得知自己的丈夫正面臨生死考驗。
且與別人不同,這日復一日地復刻著同樣的擔憂,將會是怎樣的畫面?
她無法想象,但又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情況。
“好了,不用太擔心,一切都會好的。”華先生的手攥得更緊了,他又笑著安慰何曉敏道,“這樣也好,我大你十歲,等我醒過來,我們之間的年齡差距也縮小了。”
“你別這樣說……”
何曉敏雖然有著樂天達觀的性格,但卻被華先生說得越發感傷了。
沒辦法,
有些事情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有些情緒不是說釋然就能釋然的。
……
華可鏡又抱了抱自己14歲的女兒。
因為成長在一個特別的家庭,從小看著父親的忙忙碌碌,還有母親的暮暮朝朝,華樂妍向來獨立且自我。
加上正處于叛逆的年紀,她與父親華可鏡之間并不那么親密無間,至少不像普通家庭的父女那樣。
但畢竟血濃于水,
父女親情是一份特別存在的愛,在大多數時候,即使不言說,不表露,卻總能滲透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時候,陸潔詩也走到了何曉敏的身邊,并挽著她的手對華可鏡說“放心吧,有我陪著她們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