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夏早就在戴老師的幫助下,和離教學樓很近的二食堂做面點的大師傅打過招呼。因此,這天中午,放學后,她就帶著全班同學,浩浩蕩蕩地殺向了二食堂。
就有人好奇地問熟人或同家屬院的小伙伴“你以前不是去一食堂嗎?咋今天跑去二食堂了?”
“我們班長今天在二食堂,請大家吃餃子。”
這話一出,猶出落入熱鍋里的冷水一般,瞬間就炸裂開來。
“哇,你們班長咋這么好?真羨慕你們!”
“能帶家屬嗎,兄弟?我都好久沒吃餃子了?”
“想得美!你是我哪門子的家屬?!”
這人抬手,就將趴在自己肩膀上,一幅餓得前胸貼后背,連腳都邁不開,必需人攙扶著才能挪到食堂補充食物的“兄弟”扯了下去。
對方跟只八爪魚似的,又趴了上去,嘴里還不忘記回懟“我們可是打小就穿同一條褲子,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的兄弟啊!”
“呵……”
眾人打打鬧鬧,結伴,很快,就抵達二食堂。當然,一些“兄弟”“姐妹”,也順路拐到了二食堂,準備近距離圍觀文科實驗班全班人吃餃子的樂趣。
是的,樂趣。
要知道,食堂大師傅每天包的餃子是有定數的,來得早的,才能吃到,來晚了,那是連餃子湯都沒有喝的。可不是什么“人多勢眾”就能威脅得了的。
好吧,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少年們,又忘記了以林初夏那“不出手則矣,一旦出手,絕對方方面面都安排得妥當,讓人無可挑剔指責”的作風。因此,等到他們抵達食堂,就驚訝地發現大半窗口都是賣餃子的,只剩下一小半窗口,才是賣固定的米飯和配菜的。
“哇,我要韭菜雞蛋味的!”
“我要白菜豬肉的!”
“我要玉米豬肉的!”
除此之外,還有韭菜豬肉、白菜豆腐、香菇雞肉、羊肉、魚肉和三鮮的水餃。
看著浩浩蕩蕩的一群人,進入二食堂后,就如同一滴水匯入江河般,瞬間就湮沒在重重人群中。
林初夏要了半份羊肉水餃和半份三鮮水餃,又打了一份羊肉湯。張莎則打了半份玉米豬肉和半份香菇雞肉的水餃,學著林初夏的樣子,同樣打了一份羊肉湯。
“初夏,我還以為,今天會很少人,沒想到,大家都一窩蜂地跑過來吃水餃了。”
“這不挺好?水餃嘛,和火鍋一樣,就要人多才熱鬧。”
林初夏笑了笑,并不打算告訴張莎,先不說,這一屆,文理實驗班上到兩位班長,中到班委,下到普通學生們明里暗里的爭斗,令他們兩個班級有什么風吹草動,就會在最短的時間里蔓延到全校,讓大家過足了“吃瓜群眾”的癮,單說,此次,文科實驗班特意找上二食堂,提出的好幾樣大家都沒吃過的水餃,就讓滿腹好奇的他們,毫不猶豫地跟著文科班身后,來到了二食堂嘗鮮。
張莎拿筷子夾起一個玉米豬肉水餃,放到嘴旁,試探地咬了一口,咀嚼了兩下后,眼睛就一亮。
“這味道不錯啊!我以前都沒吃過。沒想到,玉米也能拿來做水餃。等這次回家,我就跟我爸媽說一聲,讓他們下次也包一些玉米豬肉水餃。”
“羊肉的也不錯,要不要嘗一個?”
說話的同時,林初夏也將盤子往張莎面前推了推,在張莎夾了一個羊肉和三鮮水餃后,也跟著從張莎的盤子里夾走一個玉米豬肉和香菇雞肉水餃。
“初夏,看那邊……”張莎突然拿手指,戳了下林初夏的胳膊,指著不遠處那對舉動間盡顯親昵的小情侶,“你說,于麗玲究竟是怎么想的?”
明知學校嚴禁早戀,并且,還被班主任叫去教務樓談心,就差沒請家長了,竟不知道收斂些,反還在大庭廣眾之下,再次挑釁校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