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面呢,大冷得天,這人無家可的,也是個可憐人。
便有婦人忙拿碗裝了滿滿的一碗飯菜端來,“喏,快吃吧,吃了就走,聽到沒?”
那流浪漢聞到了食物的香氣,餓狼一般接過了碗連筷子都顧不上接的直接上手抓起了飯往嘴里送。
婦人們見他這樣,一看就是餓久了的,也是搖頭,繼續回去收拾碗筷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等婦人們收拾好了這里,再往這邊來看的時候,只看見地上一個空碗,不見了那流浪漢。
婦人也沒有多想,只以為人填飽了肚子就離開了。
夜里的寒風呼呼的吹著,冷得刺人,收拾好的婦人們各回各家,清河邊上也漆黑了下來。
第二日就是大年三十,一大早的,老宅這邊李榮松江氏她們就往村東頭來。
離得近的李繼富黃氏蔣氏他們往石榴家里來。
跟去年一樣,他們今年除夕也是和石榴他們這一房一起過,到底李老爹和老袁氏都在這里,合該的。
只是跟去年不同的,少了一個李香梨,多了一個三房李榮梧的媳婦包氏。
二老養在二房這里,不用其他三房照閑,但逢年過節的,三房該給的孝敬都不少,包括李榮松這個孫子。
這不,一進了門,問了好,江氏就將給二老做的鞋襪送上,黃氏和蔣氏也是一個做的衣裳,一個做鞋襪,并且還給了孝敬銀子,雖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
李老爹和老袁氏欣然受了,逗起壽哥兒和祥哥兒玩。
壽哥兒已經一歲七個多月了,會走路,也會喊人了,被李老爹一抱過去,就甜甜軟軟喊起了“太公”來。
老袁氏抱了半歲的祥哥兒,祥哥兒不會說話,卻認得老袁氏,被她抱了,雙手只揮舞,嘴里咿咿呀呀的,一看就樂呵得很。
三個月的小寶珠這會兒也醒著呢,看見兩個小哥哥好奇得瞪著大眼睛,一邊將手指頭往嘴里喂,口水直往外流。
滿屋子四代同堂,李老爹和老袁氏笑得滿臉都是褶子。
坐了不多會兒,男人們就該出門去上墳了。
李老爹看著兒孫們背背簍提籃子的,下意識的就看向石榴,“石榴去不去?”
石榴想也不想就搖頭,“我昨兒就跟族長爺爺說了,待會直接到祠堂等你們就是了。”
那爬老半天山呢,今年雖然沒下雪,但一大早的,冷颼颼得很,她也不想去爬上爬下的。
李老爹聽得點頭,“行吧。”
似乎一點也沒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妥的,仿佛往年也是如此似的。
老袁氏又抱過了寶珠,看了石榴一眼,又看了外頭的老伴一眼,垂頭逗起寶珠來,嘴角不自禁扯出了一抹大彎來。
村里的福運嬌她生財有道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