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比法國人的更好,其實也難說得很。
更要命的是,在如今的戰場上雙方的數量并不相當。在納爾遜將軍的分艦隊中,只有一條新式戰列艦,以及三條所謂的超級巡洋艦(和法國人的同類軍艦相比,英國人的超級巡洋艦要更小一點,它有著和法國超級巡洋將相當的速度,但是在防御上只有一般的裝甲巡洋艦的水平。當然,在造價上英國人的超級巡洋艦也更便宜一點。),以及六條裝甲巡洋艦。
但是在法國人卻不用擔心英軍在自己的海岸登陸的問題所以,他們這次行動,能派出來的軍艦自然要多得多,所以在數量上,法軍占據了明顯的優勢。如今特雷維爾海軍元帥的艦隊中,有兩條戰列艦,兩條超級巡洋艦,以及多達十五條裝甲巡洋艦。除去戰列艦和超級巡洋艦之外,裝甲巡洋艦的數量比英軍多了一一倍多。
為了有效地發揮數量優勢,特雷維爾元帥將麾下的艦隊分成了兩個支隊。第一支隊由“英白拉多號”,“凱撒號”戰列艦,以及六條裝甲巡洋艦組成,他們的任務是壓制住英軍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以及另外的三條超級巡洋艦。而第二支隊則由“全民富足號”和“長久和平號”超級巡洋艦,以及另外的九條巡洋艦構成,他們的任務是首先攻擊消滅英國的巡洋艦,然后再集火打擊英國人的主力艦只。
在看到法國艦隊的陣容之后,納爾遜將軍就明白,這一戰恐怕不會有什么好結果了。對方的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納爾遜覺得,如果自己是法國艦隊的指揮官的話,英國艦隊多半一條船都逃不掉。
于是就在雙方還在用炮彈慢慢找準頭的時候,納爾遜便向艦隊中狀態最好的超級巡洋艦“約克郡號”下達了突圍的指令。
這個命令有兩個考慮。第一是為了讓國內能迅速地知道在這里發生的戰場大戰。這一戰的前景相當的黯淡,而如果國內對這一戰的情況一無所知,更會導致更多的危險。所以,一定要有艦艇突圍出去,將戰斗的消息帶回國內。
其次,在法軍中,只有他們的超級巡洋艦能追趕英國的超級巡洋艦,相形之下,法國超級巡洋艦在火力和防御上都占優勢。但是,雙方的速度實際上差不多,畢竟,英國人犧牲了防護和火力,總不能一無所得吧?而且超級巡洋艦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脆皮。法國人的超級巡洋艦的裝甲是以能夠抵擋普通裝甲巡洋艦的火炮在設計的,所以法國人的超級巡洋艦的裝甲雖然要略好一點,但是也擋不住英國的超級巡洋艦的大炮。當然,為了獲得足以擊穿法國超級巡洋艦的火炮威力,英國人不得不減少了大炮的數量。所以,法國人的超級巡洋艦的火力占優指的是他們的大炮更多,而不是大炮的威力更大。
所以在如今的局面下,如果法國人用一條超級巡洋艦去追擊英國人的超級巡洋艦,那么在雙方的戰斗中,法國人也許會占據一定優勢,但是并不一定就能保證勝利,萬一一不小心,被英國人反殺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派出兩條超級巡洋艦去追趕,那這一邊的壓力就能減小不少。
在下達了突圍的指令之后,納爾遜下令在“伊麗莎白女王號”的桅桿上掛出“z”字旗,同時通過旗語向艦隊其他船只發出指令“聯合王國要求所有將士恪盡職守。”
一兩條船只可能能逃得出去,但是整個艦隊絕對不可能逃走。所以,他們唯一的做法就是堅持戰斗,并努力地給敵人造成更大的損害。
“即使我們都被法國人擊沉了,我們至少也要讓法國人的艦隊在短時間內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以便給聯合王國爭取更多的時間。”
法國人根本就沒管脫隊逃走的“約克郡”號,而是繼續用第一支隊壓迫英國艦隊轉向,同時第二支隊開始向著英國艦隊的后方繞了過去。
納爾遜注意到他的對手將艦隊一分為二的舉動,他明白對方的意思,先用兩條戰列艦拖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