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大帝學校不僅獎學金高,教學質量也一直是公認的好。它的前身是建立于1563年的一所被稱作“克萊蒙學校”的隸屬于耶穌會的教會學校,這所學校從一建立,就因為其對走讀生完全免費的做法,引來了巴黎大學的不滿。在此后的兩百多年里,路易大帝學校都一直在和巴黎大學斗爭。在1762年,巴黎大學獲得了勝利,巴黎議會通過了決議,驅逐了耶穌會的管理人員,將這所學校交給巴黎大學來管理,為了拍當時的國王路易十五的馬屁,學校也被更名為路易大帝學校。巴黎大學似乎獲得了這場兩百年的馬拉松的勝利。但是,巴黎大學萬萬沒想到的是,正是在自己的控制下,從這所中學中,產生出了巴黎大學真正的對手。
1766年,路易大帝學校開始設立了教師資格考試,此后為了幫助應考者,學校又開設了一個相應的師范學院。而這個師范學院,便是后來法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的前身。
約瑟夫如今希望報考的,便是這樣的一所中學。
一般來說,外省的學生,要想通過路易大帝學校的資格考試是相當不容易的。首先,這個學生必須得到某個地方教區的主教的推薦,然后就是他要能通過學校的選拔。不過這些對于約瑟夫來說,并不是特別大的問題。作為米尼哀主教的教子,得到推薦并不難,而通過選拔對于一個在后世讀過碩士的穿越者來說,也不是難事。只是讀這所學校的花費,卻是約瑟夫面前的攔路虎。
巴黎大學控制了路易大帝學校之后,原本走讀生不要錢的政策就壽終正寢了。不過老實說,如今的收費也不算高,幾乎就是象征性的。但問題是,巴黎百物貴,居之大不易。要在巴黎當一個走讀生,光是住宿和吃飯就要花不少錢。雖然路易大帝學校獎學金很高,但是誰也不是一進入學校,立刻就能拿到獎學金的。所以如今約瑟夫急需一筆啟動資金。
約瑟夫知道自己的父親手中沒多少錢。卡洛當年做過保利的副官,為了科西嘉的獨立和法國人戰斗過。后來雖然歸順了法國人,但是為了保住貴族身份,他必須去討好科西嘉總督,這讓他花掉了很多的積蓄。他如今還要養著其他的六個孩子,應該拿不出多少錢來。
約瑟夫便給米尼哀主教寫了一封信,請求他的幫助。他知道米尼哀主教是屬于同情耶穌會(這時候,耶穌會已經被教皇克萊孟十四世取締。但是它的影響卻還在,而米尼哀主教的很多作風,都明顯的受到耶穌會的影響)的修士,所以在信中還特別將路易大帝學校稱之為“克萊蒙學校”。并隱隱約約的露出對神學感興趣的意思。
很快,米尼哀主教就給約瑟夫回信了。主教對約瑟夫的虔誠大加贊賞,但他同時告訴約瑟夫,他并不主張約瑟夫現在就投入教會的懷抱。
“孩子,天主給人安排的道路很多,并不是只有成為教士,才是符合天主的意愿的道路。我認為你現在還太年輕,過早的做出這樣的決定未必正確。也許你應該再經歷一些事情,比如愛情、財富、權力。在此之后,也許你才會真正明白,天主為你準備了怎樣的一條道路。
另外,你希望到更好的學校去接受教育的想法我非常支持,孩子,你知道,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兒子。看到自己的兒子這樣的上進,哪個父親不滿懷欣慰。在這個時候,當他向你伸出求助的手的時候,哪個父親會不愿意伸出手來拉他一把呢?不過你也知道,我并不是一個很有錢的人,所以我暫時只能弄到一百五十個法郎,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考慮到你只是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有時候我總容易忽略這一點)而去巴黎又是這樣的遙遠。一個人去這樣遠的地方實在是讓我放心不下。阿方索教士正好有事情要去巴黎,我算了算日子,和你打算動身前往巴黎的時間相差不大,所以,我就拜托他將那一百五十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