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歌隊是被安排在觀眾席中的,而且他們也并沒有特別的化裝。所以歌曲進入到副歌的階段的時候,這些人突然開口唱了起來,這讓周圍的觀眾們吃了一驚。
在這個片段中,這首歌僅僅只唱了第一段。一曲終了,歌隊的成員都閉上了嘴巴,幾乎一下子就又變成了觀眾。
“嘿,老兄,你們會唱這首歌?”就在一個歌隊成員的旁邊,一個鼻子上面還有點淡褐色的雀斑的年輕人輕輕地拉了拉旁邊一個歌手的袖子,低聲問道。
“是的。我們會唱。”那個歌隊成員簡單的回答道。
“這首歌真有勁兒!”那個年輕人贊嘆道。
“這首歌后面還有幾段,這里只唱了一段,后面唱全了,更有勁。”另一個人插話道,“我就住在附近,這幾天都聽到他們在練這首歌……”
“閉嘴,我都要聽不到臺詞了!”又有一個人抱怨道。
臺上的戲劇繼續上演,維蘇威已經太小了,容不下起義軍了。關于起義軍將來的動向,斯巴達克斯和另一位起義領袖克雷斯發生了分歧。斯巴達克斯認為羅馬軍團十分強大,這一戰之后,他們已經引起了羅馬的注意,留在本地是難以支撐的。起義軍應該先趁著羅馬在邊境上的那些軍團還沒有被調回來,離開羅馬,到北邊去,翻越阿爾卑斯山,先在阿爾卑斯山北邊建立起自己的自由國度,然后等力量壯大了,再打回羅馬來,解放所有的奴隸。而克雷斯則認為斯巴達克膽子太小,他覺得羅馬兵團并沒有什么可怕的,起義軍應該就留在當地,打下羅馬的城市,解放那里的奴隸,然后不斷戰斗,不斷地解放奴隸壯大自己,最小消滅邪惡的奴隸制。
兩個人誰都無法說服誰,最后只能訴諸于民主投票。結果大多數的起義軍戰士選擇支持斯巴達克斯,克雷斯因此憤憤不平,最后當斯巴達克斯帶領大軍向北的時候,他自請求擔任大軍的后衛。當起義軍出發后他卻帶著一群戰士離開了起義軍,自己向羅馬人的城市發起進攻。結果卻中了羅馬人的埋伏,當斯巴達克斯趕到的時候,他們已經全軍覆沒了。羅馬人用殘酷的刑罰處死了所有的戰俘。起義軍看到這一切,憤怒不已,他們不愿意再向北行軍,紛紛要求報仇。斯巴達克斯無法說服大家,只得再次進行投票。結果這一次大家都選擇留在羅馬戰斗。
“留在羅馬兇多吉少呀,斯巴達克斯為什么要服從民主呢?”一個觀眾忍不住道,“那些奴隸知道什么?”
“你這話可不對。”另一個人反駁道,“要是克雷斯也能像斯巴達克斯那樣服從民主,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了。而且你說‘那些奴隸知道什么?’那些教士、貴族也會用同樣的話來說我們呢!”
斯巴達克斯起義軍留在意大利,在他的指揮下,他們不斷地獲得勝利,但是斯巴達克斯卻越來越擔憂。因為他知道勝利只是暫時的。羅馬人的主力正在逼近。他不斷地試圖說服起義軍的戰士們趕緊北上,但是他的建議總是被大家否決。
克拉蘇帶著羅馬大軍封堵住了斯巴達克斯義軍北上的道路,他們步步逼近,斯巴達克斯一邊帶著起義軍向南方行軍,一邊和海盜聯系,希望能渡海退往西西里。但是當他們趕到約定的地點的時候,海盜的船隊卻沒有出現。于是他們被克拉蘇的大軍團團包圍。克拉蘇給斯巴達克斯送來信件勸降。他承諾,斯巴達克斯如果投降,就可以成為羅馬公民和將軍。但當斯巴達克斯問到其他的奴隸的時候,克拉蘇回答道“他們會回到莊園和角斗士學校繼續當奴隸。”
斯巴達克斯拒絕了克拉蘇的勸降,率領部隊強行突圍。他們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后,終于突圍而出。但羅馬人調來了更多的軍隊,這迫使斯巴達克斯不得不在阿普里亞和克拉蘇的大軍決戰。
決戰之前,斯巴達克斯克拉蘇見面。克拉蘇再次用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