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基礎的法隊,士氣高昂,但是的確算不上訓練有素。軍事技能甚至說一句慘不忍睹都不為過。這樣的軍隊,用于防御問題倒是不大,用于進攻,就相當的麻煩了。別的不說,他們連保持隊列前進都困難。如果按照常規的方式前進,她們每向前走二十多步三十步,就需要停下來整一次隊。這樣的做法就意味著軍隊走得更慢,如果在炮兵和火槍火力有限的東方,這樣的做法也不是不可接受,但是在這里,卻意味著他們要承受更多次的火炮和步槍齊射,以及由此帶來的更大的傷亡。
在向比利時進軍的途中,約瑟夫和拿破侖提出了一種新的作戰方法,也就是縱隊進攻法。
所謂的縱隊進攻法,就是指軍隊以多路縱隊,而不是大橫隊的方式來接近敵軍。
縱隊是一個跟一個地跑,從隊列上來說,要保持縱隊,比保持橫隊簡單多了。即使是缺乏訓練的義勇軍,也能成縱隊迅速前進。而且,在面對敵軍的射擊的時候,縱隊直接暴露在敵人火力中的面積也比橫線要小很多,至少在受到槍支射擊的時候,受到的損失會小得多。當然,如果被一枚實心炮彈正面擊中,整個縱隊,都被一發炮彈報效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不過這個時代的火炮的精度,要打出這樣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只能靠運氣了。
此外,縱隊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用這種戰術需要相當高的士氣。因為在橫隊中,走第一排的士兵,雖然在戰斗中生還的幾率相比后面幾排的要更小,但也不是沒有生還的幾率。但在在縱隊中,沖在最前面的士兵,肯定會被前面那么多的槍一起瞄準射擊,幾乎是沒有任何生還的可能的。而最前面的戰士引領著全隊,他的作用又相當的重要,如果他不能表現得勇敢堅決,整個進攻就可能亂成一團。
但是排頭兵幾乎必死無疑,在明知道必死的情況下,還要能表現得勇敢堅決,這可不容易。不過對于如今的法國人來說,這倒不是太大的問題。第一,義勇軍的士氣本來就高;第二,義勇軍的那些人因為隊進攻作戰的無知,對于當排頭兵是何等的危險,缺乏真正的認識。而約瑟夫、拿破侖,還有迪穆里埃他們誰都不會告訴他們。相反,他們只會強調祖國對他們的期待,以及作為排頭兵的光榮。
當然,直接就讓士兵們排成縱隊一頭撞上去是不行的。這種一錘子買賣式的進攻,必須在合適的時間展開。
“我們必須在敵軍相對疲憊的時候,再打出這決定性的一擊。”迪穆里埃準備了四千人的突擊隊,然后這樣對約瑟夫說。
第二天一早,法軍就向高地上的奧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不過靠著地形優勢,以及布置合理的火炮,到下午兩點左右,他們連續的打退了法國人的五六次進攻。
“約瑟夫,你們統計了敵軍的炮位上的每門炮的射擊次數和頻率了嗎?”迪穆里埃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望著遠處的奧軍陣地,向約瑟夫問道。
“統計了一下,如果他們沒有隱藏起一部分大炮的話,他們應該有四十五門大炮。到現在,每門大炮都已經射擊了很多次了,其中最少的一門射擊了二十次,最多的一門,已經射擊了四十三次了。現在所有的大炮的射擊速度都有所下降。”
“發射了這么多次了,他們的炮筒早就該滾燙了。差不多是時候了!”迪穆里埃站起身來,他的衛兵將戰馬給他牽了過來。
迪穆里埃跳上戰馬,向著突擊隊那邊跑了過去。約瑟夫也趕緊跳上馬,跟在了后面,隨便還給拿破侖使了個眼色,讓他趕緊跟過來。
迪穆里埃騎著馬到了突擊隊前面,向突擊隊員們發表戰前講話
“祖國的孩子們,法蘭西的孩子們,在你們的面前是歐洲最為卑劣的封建王公的軍隊,他們害怕法蘭西的自由之風吹進了他們的國度,他們擔心他們的人民也會說‘為什么我們不能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