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的蒸汽戰艦要實用好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約瑟夫在這個時候還沒有來得及感受到聯合王國世界第一的科學技術帶來的壓力。他這時候正忙著要把洛林的鐵礦和薩爾的煤礦以及魯爾的煤礦拿到手。
洛林的鐵礦其實除了儲量大一點之外,幾乎就沒什么優點了,這處鐵礦的含鐵量一般只有百分之三十幾,和澳大利亞,以及巴西的那些鐵礦一比,完全就是渣渣。更要命的是洛林的鐵礦是高磷鐵礦,鐵礦中磷的含量甚至高達百分之一。
磷在多數時候,在鋼鐵中都是有害成分。磷含量的增加,會讓鋼的塑性和韌性降低(特別是沖擊韌性降低),使鋼具有“冷脆性”。此外磷還能使鋼的焊接性能降低。一般來說,常用的鋼鐵中含磷不得超過0045,而用洛林鐵礦的礦石煉出來的鋼,如果不做特殊處理,那個含磷量,真是能突破天際。
偏偏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人類都沒有掌握有效的除去雜質磷的技術,最后的鋼鐵產品中的磷含量只能看上帝賜予了什么樣的鐵礦石。所以洛林出產的鋼鐵一向都以質量低劣而出名。據說那條在處女航中就裝上冰山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之一就是用了洛林的鐵礦練出來的冷脆鋼。
即使后來漸漸發展出了這類技術,但是除磷依舊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如果能有澳大利亞和巴西那樣的低磷低硫高品位的鐵礦用,誰愿意用洛林的鐵礦呀,但是目前,約瑟夫的手中的確是沒有其他更好的鐵礦了,在整個西歐大陸上,以后世的標準來看,就沒有任何一個好一點的鐵礦。
洛林的鐵礦早就被發現了,大革命之前,這些礦山大多都在那些貴族們的手中,革命開始后,這些貴族要么上了斷頭臺,要么就流亡國外了。
依據革命政府的法令,那些上了斷頭臺,或者是流亡國外了的貴族們的這些產業自然都被沒收了。在雅各賓時期,這些礦山基本上是在國營,但是大部分都處在荒廢的狀態。到了霧月黨人的時候,這些鐵礦又漸漸地落在了霧月黨人的手中,如今,約瑟夫便要將這些礦山從那些原主人的手中弄過來。
這并不是一件難事,這個時代,在煉鋼術還沒有獲得突破,工業革命還沒有開始的時候,鐵礦并不是特別的賺錢。因為生鐵的用途有限,熟鐵和鋼生產困難,導致對鐵礦石的需求量也不算特別大。再加上一些礦主也希望能夠討好波拿巴家族,和第一執政拉上關系,有些礦山甚至帶著些半賣半送的味道。所以約瑟夫并沒有花多少錢,便將這一大片礦區基本上控制住了。
至于薩爾煤礦,也是以差不多的手段搞定了。至于魯爾煤礦,那就更簡單了。這一地區是新征服的區域,雖然并不是法國直接管轄的區域,但是萊茵自由邦的那些小邦,又有哪一個不急著找機會討好波拿巴家的人?雖然魯爾煤礦上面基本上都是良田,但是無非就是幾個農夫嘛,哪里比得上討好歐洲的解放者重要?
再說,約瑟夫又不是不給錢,當然拿到了錢的萊茵自由邦的那些家伙用什么手段將那些可憐的農夫從他們世代耕種的土地上趕出去,那就不是約瑟夫需要管的事情了。
相比洛林的鐵礦,魯爾的煤礦在質量上就真的是好太多了。魯爾煤田以高質量的硬煤為主,而且各種煤炭種類齊全,尤其是對于冶煉和動力都極具價值的肥煤(煙煤的一種,適合用作煉焦以及作為動力煤)占據了儲量的大部分,再加上煤層埋藏淺,很多地方,只需要挖開最表面一層土層,就可以露天開采,開采起來也非常方便。再加上煤田就在萊茵河邊,而萊茵河絕對是西歐航運條件最好的河流,運輸條件也非常好,這里真的是再好不過的工業區了。
但這樣好的條件,反而給約瑟夫帶來了一個大難題將來的煤鐵工業基地到底是放在洛林,還是放在魯爾呢?
在后世,普魯士人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