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這邊呢,本來也是愿意做出一些讓步來拿回法國教區,但是又擔心這些讓步會成為其他教區學習的壞榜樣。到時候,大家一個個的來一個“法國摸得,我摸不得”,來一個學習法蘭西好榜樣,那可怎么辦?
圣座甚至提出,法國的這些條件其實也不是不能商量,但是最好作為協定的保密部分,不對外公開,以免過分的損傷了教廷的面子。
但是法國人卻表示,我們法國是民主國家,我們的人民,對于我們政府的各種工作,都是有知情權和監督權滴。所以這樣的要求是違背了法蘭西立法的原則滴,是毫無可能滴……
這話大家都知道純粹是鬼話,因為無論是法國和西班牙人簽訂的條約,還是法國人和奧地利人甚至是普魯士人簽訂的條約中,都包含有不少的不公開的秘密條款,甚至有些秘密條款,就連它的存在都是秘密。
當然,這樣做也是有理由的,因為這是為了保護“國家機密”,是為了保衛人民。反正,只要你學會了如何在一個平面上搭建兩個坐標,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就都是可以說得通的了。
其實法國人的意思也簡單,因為如果這些條件能夠公開,那當然是對教廷威嚴的打擊,但卻是對提高法蘭西,尤其是法蘭西的第一執政的威望是大有作用的。既然如此,無非就是要在犧牲法國的利益和犧牲教廷的利益之間做一個選擇題了。該怎么選,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所以法國的代表就毫不猶豫地說出了那句話。
這句話一出口,教廷這邊的談判人員頓時人人變色。因為這個話里面包含著很重的威脅的意思。
所謂的“我國一開始在政治上一直打算實行君主立憲,并沒有打算成為共和國。但是有些人不愿意,結果法國就成了共和國”,講的是路易十六不愿意老老實實地接受君主立憲制,放棄一部分權力,結果整個的統治都被推翻了,自己也上了斷頭臺。
而所謂的“如今共和制的法國,已經愿意接受一個君主立憲的教會了,我個人覺得,這已經是非常有誠意的表現了”這就是在拿教廷和路易十六做類比了。教廷不愿意接受一個基本上獨立于教會之外的教區,就像路易十六不愿意當一個立憲制下的國王,一定要恢復統治一樣。路易十六沒有接受法國人民的善意,敬酒不吃吃罰酒,于是他被送上了斷頭臺,他的王朝也隨之而煙消云散了。
如今,教廷如果堅持向法國低頭,那就是不肯接受法國人民的善意了,那當初法國人民怎樣對付路易十六,現在就可以如何對付教廷。這已經不是將教皇請回阿維農去的問題了,而是直接暴力改造教廷結構的問題了。
于是教廷便提出暫時休會,他們需要向教皇請示。
然后,當天晚上,一位主教偷偷地去拜訪了法國使者,在向法國使者行賄了二十萬法郎之后,他終于從法國使者那里得到了一段提示。幾天之后,法國終于和教廷達成了協議。
在這份協議中,法國人的要求基本全都得到了滿足,當然教廷也得到了他們需要的面子,法國人同意將法國教會的特權作為保密內容,不予公開。但是在協議中也會公開地告訴大家,法國教會得到了一些特權,只是這些特權涉及到國家安全,所以并不公開。
在達成了這樣的協議之后,天主教終于可以重返法蘭西了。不過那些在九三年,被驅逐出去的教士們,在返回法國的時候卻發現,法蘭西教會中的那些最重要的位置,已經不再屬于他們了,而他們甚至還需要經過新的法國教會的封閉學習以及考試才能重新開始教職。
在訓練班課間休息的時候,兩位中年學員湊在一起發起了牢騷。他們當初在法國,都已經是教會的中層了,如今卻一下子跌落到了底層,難免會有一些怨言。
“聽說,這些花樣都是我們的那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