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聲音,不用抬頭安德烈就知道,這一定是自己的損友阿納托爾。
“這個先給你看,我在找《科學真理報》。”安德烈直接將手里的《太陽報》丟給阿納托爾道。
阿納托爾接過《太陽報》便看了起來。安德烈也很快找到了《科學真理報》并認真地看了起來。
“原來是這樣呀!也對,其實我早該知道了,上個月我們剛剛學過了電阻和發熱的問題。而且,不是已經有過鉑金燈絲的白熾燈了嗎?我早就該想到是白熾燈了!”安德烈激動得手上的報紙都抖動起來了。
“嗯,昨晚是這樣的呀,啊,有酬賓活動,哎呀,我這段時間已經歐一些超支了呀……”阿納托爾拿著《太陽報》也開始陷入了沉思。
兩個人就這樣站在路邊看報紙,以至于公共馬車已經過來了都沒來得及注意到。
最后還是瓦佳提醒了他們“少爺,少爺,馬車來了!”
“啊!”安德烈清醒了過來,不趕緊上馬車說不定會遲到的。他一把拉住還在盤算自己的兜里還有多少錢的阿納托爾向著馬車跑去。
在當天的課堂上,安德烈了解到了更多的和電燈相關的東西,而且他還得到了一個消息很快,圖書館晚上就有電燈了。
據說這是波拿巴院長向波拿巴執政提出要求,專門為法國的各類學校爭取到的一個福利。如今這個福利的范圍還僅限于巴黎,但是不久之后就會推廣到整個國家。這條福利就是,國家會給每個學生規模超過一百人的學校免費提供兩盞用于照明的電燈,并免費提供每天六個小時的照明用電。如果學校自己購買并安裝電燈,那么電費在一定的范圍內還可以打個五折。
當回到住處,在學校附近的咖啡館里面見到最新認識的幾個“救國會”的朋友之后,他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
“我也聽說了,安德烈。唉,以后我們可能不能再在放學后跑到這咖啡館里面來一邊喝咖啡,一邊溫習功課了。因為我們都必須去搶圖書館的座位了。”
說話的是學化學的列文,他的功課沒有安德烈那樣的緊,但是也不是那些學藝術的能比的。搶圖書館的位置,也是他們的必修課。
“是呀,”安德烈嘆了口氣,“不過我我們老師說,他已經申請了在我們的實驗室也裝一個,說不定那時候,我倒是不用去圖書館了。”
“啥?啊,你說我們老師會不會也在實驗室裝一個,我看報紙上說,最低檔次的電燈其實很便宜的。雖然使用時間只有高級貨的一半左右。”
“唉,可以看得見的,我們俄羅斯又被文明世界甩下了一步。”學文學的伊凡也插嘴道,“科學技術上被拉開了倒也罷了,有你們這樣熱愛學習的人在,我們還能看到一點希望。但是,在體制上,我們真是被法國拉得太遠了。你們看,法國人并不比俄國人蠢,對吧?”
安德烈和列文便一起點頭,如今法國在科學上明顯的領先于俄國,而且,老實說在西歐人的眼里,俄國人只能算半個文明人,大部分的歐洲人都覺得俄國人比較的傻,俄國人雖然對這種充滿了種族歧視的看法痛恨不已,但是要他們回過頭來說,法國人、英國人相比俄國人比較蠢,這個話他們也是說不出來的。
“大家都是人類,俄國有聰明人,法國也有;俄國有傻瓜,法國也不少。關鍵是法國人得到了更多的教育。”安德烈說。
“說得對,安德烈。俄國人并不比法國人傻,但是俄國的人口實在是比法國少太多了。啊,不要急著反駁,我是指真正的人的數量。安德烈,那些沒有自由,沒有受到過教育的農奴,真的能算進來嗎?他們當中,出現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幾率能和自由的法國人,哪怕是底層的法國人相比嗎?如果要算算能夠有上升通道,能夠有機會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展現的人口的數量,俄羅斯的人口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