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其實如果賣掉了新奧爾良,失去了出海口的路易斯安納根本就無法維持。)
但是如今,法國人已經通過和杜桑·盧維杜爾的談判基本上解決了問題,而“自由貿易號”在此期間的戰斗中表現出了驚人的戰斗力,在兩次戰斗中,就消滅了三分之一的美國海軍。所以,購買新奧爾良這樣的建議,美國人自然是提都不提了,如今美國人前來,還真的只是來談如何繼續讓美國人使用密西西比河的航道以及新奧爾良的港口的問題的。
這種事情,并不難談,法國雖然已經開始運作向北美的移民活動,并且也已經將一些歐洲人送到北美去了,不過現在還遠不是和美國人翻臉的時候。北美是歐洲工業品,尤其是法國工業品的重要市場,跟誰過不去,也不能和錢過不去呀。
反過來,其實美國人也不想和法國人翻臉,這一方面是因為英國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得罪了法國,美國的農產品很難再進入歐洲的市場了。
所以,無論是在原本的歷史上,還是在這個時空里,雖然美國海軍和法國海軍在加勒比海一帶,把狗腦子都打出來了,但是雙方卻一直都沒有宣戰,而且雙方的商船依舊可以和平地到對方的港口去做買賣,甚至圍觀兩國海軍打架玩。
在本時空,即使是“自由貿易號”就在新奧爾良附近海域擊毀了“美國號”超級巡航艦,新奧爾良城中的人,無論是法國人,還是西班牙人,還是美國人都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然后呢,然后大家繼續該干啥干啥,美國人的商船照樣在新奧爾良出入。
所以,美國人要繼續獲得航道和港口的使用權,其實并不難,但是想要像西班牙統治時期那樣幾乎不受限制,恐怕就難了。但是既然在圣多明各的謀劃至少暫時是失敗了,而海上的結果對美國也并不有利。雖然“自由貿易號”已經離開了美洲,但她給年輕的美國海軍留下的巨大陰影卻不是那么容易散去的。所以就只能老老實實地談交易了。
除了密西西比河的航行權,以及新奧爾良的港口使用權之外,羅伯特·李維頓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從法國購買鋼制火炮。
當初法國人舉辦巴交會的時候,美國人也看到過法國人展出的鋼制前裝線膛炮。不過因為那東西太貴,而且美國自己也有生產火炮的企業,如果大量購入這種火炮,會損害國內的生產商的利益,所以當時美國人并沒有大量購買這種大炮,而是和英國人一樣,只少量的采購了幾門,然后運回去做測試,并且讓自己的兵工廠試試,看看能不能山寨一把。
然而世界上逆向開發難度最大的事情一般來說總是這兩樣,一樣是工藝,一樣是材料。英國人在山寨法國人的鋼炮的過程中,主要是遇到了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對于英國人來說,問題并不算特別大。但是美國人的技術水平卻是沒法和英國人比的,所以,這兩個問題,美國人都遇上了,而且目前都沒有解決的辦法。
好在此前,北美這邊也沒什么鋼炮,大家手里都沒什么好東西,所以,美國人也沒太覺得又趕緊把手里的青銅炮換成鋼炮的壓力。雖然各種測試都證明,鋼炮在性能上,無論是精度還是威力都要遠遠超過青銅炮。
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就發生了變化,首先是“自由貿易號”用鋼炮在安全距離上吊打了“美國號”和“國會號”。對這一戰,美國人得出的結論之一就是沒有鋼炮,今后在海戰中,就和沒有大炮相似。
接著路易斯安納的法軍也開始裝備鋼炮了,當然這還不是最該死的情況,最該死的情況是,就連加拿大人也開始裝備鋼炮了,甚至于前段時間,在和達科塔印第安人的一次沖突中,美國人還繳獲了一門可能是英國人開發的,15英寸口徑的輕型鋼炮(法國人自從發明了公制單位之后,就不肯造這樣的口徑的武器了)。這種炮甚至可以用兩個人拉著走,而兩匹馬,就可以把它拉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