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一直暗地里調查宋硯的案子。
他仔細研究了宋硯所有的詩文,包括被大理寺羅列出來作為罪證的那些內容。宋硯在詩文里確實有一些牢騷之語,但都是基于當的時特殊情境,有些是對某些人處事不公的不滿,有些是對某些不平事有感而發,卻從沒有哪一篇是針對圣上的。很明顯,有人故意斷章取義,借此歪曲事實,目的就是為了將宋硯趕出朝堂,甚至想要置他于死地。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弟弟,宋硯一向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對待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向來只分是非曲直,就事論事。
按說,宋硯頂多就是因意見不同而與人爭論,卻從未對誰有過惡意,更未曾有意傷害過誰,怎會有人如此害他?
宋弈感到脊背發涼。
暗地里查了近一個月,他幾乎什么也沒有查到,陷害宋硯的人心思縝密,做得滴水不漏,極可能有強硬的后臺。
這個念頭令宋弈不寒而栗。他隱隱感覺這件事背后或許有更大的陰謀,而且,他若查下去,必定困難重重。但他不愿放棄,無論前路有多艱難,他必須要還宋硯一個清白。他們都是讀書人,名節之于他們無異于自己的性命!
三日后,陛下突然酉時傳召宋弈。
宋弈滿心疑惑,隨宮人入宮的路上,他一路都在思索陛下召他所為何事。他把最近的公務都捋了一遍,以防陛下問起好作應對。
宮人徑直將他領到勤政殿,通報后,便領了宋硯進去。
宋硯進門,走到階下,跪拜道:“參見陛下!”
“起來吧。”明德帝放下手中的折子,起身往偏殿去。
宋弈會意,連忙跟上。
陛下此時召見他究竟有何事?
明德帝坐到棋盤一邊,抬手示意宋弈過去。
宋弈以為自己會錯了意,站在明德帝面前不遠處,拜道:“不知陛下召見微臣前來有何吩咐?”
明德帝道:“坐吧,陪朕下一盤”。
宋弈嚇了一跳,坐在陛下對面嗎?
抬了抬手,“不必拘禮。”
話雖如此,但以他的身份,絕對不夠資格陪陛下對弈。宋弈戰戰兢兢帝落了座,只坐了坐墊的前一小半,脊背挺得僵直。
明德帝見他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笑道:“放松些,朕又不吃人。”
冷汗順著宋弈的脊背沁出來。坐在陛下對面,難道不比吃人更可怕?他宋弈是何等身份?憑什么坐在陛下的對面?
明德帝率先落下一子,“宋硯離京快滿一月了吧?”
宋弈當即一凜,伸向棋子的手猛然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