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攤開,其他三人便湊了過來。
宋硯指著紙上的內容道:“眾位大人請看。”
“這是什么?”孫主簿問。
“在下把沼澤和毒瘴林的治理,拆分成了幾個部分。款項問題是目前最大的難題,在下便想到個法子,折中了一下,或可省去不少銀錢。”
“此話怎講?”楊縣丞問。
“目前需要用到銀兩的地方,無非是這幾處。”宋硯指了指圖紙,“第一處便是購買工程用料和除瘴的藥材,這些是不可省的,只能貨比三家,盡量把價格壓到最低。”
“你這說了半天不是白說了嗎?這也省不了,那也省不了,不還得花錢?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壓根就沒錢!”楊縣丞皺眉道。
“大人莫急。”宋硯安撫道,“第二處是用在參與修建和改造的百姓身上的支出,最重要的便是伙食費用。但倘若伙食不用縣衙出錢,這一筆應是可以省的。”
“你說得倒輕巧,修渠還可以攤派成徭役來節省開支,但不給人吃飯怎么能行?”孫主簿聽不下去了,這哪里是什么解決之法?純粹是異想天開!
宋硯道:“清水縣雖窮,但多少有些富戶,我們或可拿分派良田做籌碼,爭取這些富戶支援一部分錢糧。”
楊縣丞道:“他們可都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良田都還沒影兒呢,你這就想讓他們拿錢拿糧?簡直癡人說夢!”果然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宋硯向縣令拜了一拜道:“楊大人所言極是,但若是由縣衙出面,放出消息,廣而告之,參與支持這次開荒的富戶,事后可獲得部分良田,還享有優先擇田的權利,且只設定少數名額,先到先得,此外,新田還能免除兩年賦稅,或許事情就會不一樣了。”
縣令眼前一亮:“物以稀為貴?”
“正是。”宋硯道,“沼澤之地多與毒瘴林相連,人跡罕至,自古以來養料積累良多,一旦改造出來,土質肥沃,日后收成自然不成問題。若是錯過這次機會,以后若想買好田,就要掏更多的錢。”
楊縣丞和孫主簿想了想,如此一來,好像確有幾分道理。
縣令捋了捋或許,點點頭,“這一點倒是可行。”
“此外,參與開荒的百姓,若能根據貢獻大小,分配一定量的土地,事后或自耕或出售皆可自行做主,且新開辟的土地亦可免兩年賦稅,那百姓們的積極性一定會大大提高。”
“以工易地?”縣令問。
“對!”宋硯道,“若是將修渠開荒攤派成徭役,雖說也能達到目的,但百姓們的積極性必會大大降低。若是將開辟的土地分配給參與這件事的百姓,那么他們便會覺得這是自己的事,積極性便會大大提高。而且,還能解決另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縣令問。
宋硯道:“若是給官府開荒,那么水糧則由官府出。若是讓百姓覺得這是在給自己開荒,那么糧食或可讓他們自帶。即便不能全部自帶,也定能解決部分糧食問題。而且自帶水糧的可折算成工時。再加上富戶們所出的那一部分錢糧,縣衙的壓力便會小得多。”
其余三人皆不約而同點頭。
宋硯想了想,接著道:“一些常見的草藥,很容易辨識,即便不認識,多見幾次也便認識了。若是能夠發動親屬提供藥材,同樣可以計入工時。這樣也能節省一部分藥材的開支。此外,工匠師傅們的貢獻要另算,必須高于普通百姓的價值,同樣可以兌換土地,但必須簽定生死狀,以確保工程質量。”
宋硯說著,又冒出一個想法:“還有,林子里砍伐的林木,可以拿去售賣,用以籌措少部分錢糧。”
清水縣令沉思著,沒有說話。
楊縣丞捏著下巴,思索片刻,道:“那你有沒有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