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令計劃先開辟一片沼澤,試試宋硯的法子是否真的可行。
宋硯游說完富戶,又專門挑了幾個土地貧瘠的窮村子,深入村中講說此事,僅四日功夫,便把事情辦妥了。
現在,就等著忙完秋收了。
此事總算告一段落,宋硯也能稍微閑下來一些。后日便到中秋了,縣令給他放了三天假,讓他好好休息一陣。
宋硯繞路去買了四個月餅。聽店家說,今年新研究出了幾個特別的口味,每樣給他拿了一個。
雖說現在日子過得拮據,但節還是要過的。
宋硯手中提著月餅,想起從前在家中,但凡到什么節日,都是母親在張羅。此時,恐怕家中已萬事俱備了吧。
太陽剛下山,天邊還殘留著橘色的云霞。他知道到了中秋,本該一家人團聚之時,他的家人必定會惦念他。宋硯抬頭看了看天邊的殘霞,有些悵然若失。
去年中秋,他和沈南依還在流放的路上,也就無從過節。今年,他們終于安頓下來了,是該好好過個節了。
中秋當日,宋硯炒四樣小菜,還買了一壇桂花酒,配上一盤月餅,兩個人吃算得上很豐盛了。
院子里的那棵大梧桐樹上,秋千早已經架好了。秋千架旁邊便是葡萄架,葡萄架下擺放著桌椅。中秋節在這里品酒賞月,再好不過。
宋硯發現,從前在云山村,沈姑娘喜歡躺在搖椅上。現在,她好像喜歡上了那架秋千。
他端著菜出來時,天光尚好,他看見沈南依坐在秋千上,微微晃動著秋千看書。
秋千晃動時,帶起她的裙擺和發絲,她看起來那樣愜意又沉靜,仿佛隔絕了一切世俗的煙火。
“沈姑娘,”宋硯把菜放到桌上,“過來吃飯了”。
沈南依看向飯桌,下了秋千,把書放到秋千上,到灶房去拿碗筷。
一切準備就緒,他們終于吃上了自己的“中秋宴”。
宋硯給沈南依斟了一杯桂花酒,又給自己斟了一杯,“我也沒問你酒量如何,今日過節,少飲一些,討個吉祥。”
“這是什么?”沈南依問。
宋硯以為她問的是什么酒,便道:“桂花酒。我買的時候還嘗了一口,比京師的可差遠了。但出門在外,也就不計較那么多了。等回了京師,我帶你去嘗嘗聞香樓的,那里有一些果釀和花釀,勁兒不大,適合姑娘家。店里還有一種可以兌茶飲的花釀,味道還不錯,有機會你一定要去嘗一嘗……”
沈南依端起酒杯微微抿了一口。
“你從前應是沒喝過這種濁酒,大概一時還有些不適應。”宋硯自己也抿了一口,“我記得蜀中最好喝的應是甜米酒,小時候最喜歡喝這個。母親以前還喜歡在甜米酒中加糯米湯圓,吃起來甜糯可口。我小時候有一次貪吃,還把自己吃醉了,睡了一下午,甚至錯過了晚飯。”宋硯想起往事,不禁失笑,眉目都染上了暖色。
宋硯看了一眼沈南依,他其實有很多的話想說,但到最后,也只能端起酒杯。“沈姑娘,我敬你一杯,祝你中秋快樂。愿你從今往后,諸事順遂。”宋硯說著,一飲而盡。
沈南依也學著他的樣子,一飲而盡。
宋硯又給兩個人都斟了酒。
宋硯突然發現,沈姑娘的衣裳還有些單薄。前些日子他一直忙得腳不沾地,直至今日才想起,自從來到南荒,沈姑娘都還沒置過新衣。
從前在云山村,大家都是粗布麻衣灰頭土臉,尚看不出什么。而今來到清水縣,她雖不大出門,但總不能叫她總是只有那幾身舊衣裳。況且,又不是買不起。
宋硯道:“沈姑娘,明日,我陪你去買幾身衣裳吧。已經入了秋,天氣越來越涼了。”
沈南依愣了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