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過時,戰略思想卻可以經久不衰,歷久彌新,這才是象棋活的生命力。”
岳山贊同的點點頭,又道:“說來同在七兵體系,蓋馬三錘和過河車倒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炮七兵過河車,是以過河車攻擊壓制黑7路馬,在右翼展開攻擊。
蓋馬三錘則是充分發揮左側七路炮的威力,隔空遙制黑的3路馬,雖然沒有過河車那么簡單粗暴,但是勝在內斂,鋒芒含而不漏,應對不當的話,局面同樣會很被動。
這一左一右,雖然方向相反,本質卻是一樣,都是‘開局攻弱馬’的戰略思想體現。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七兵體系總體上比三兵體系侵略性更強,變化更加激烈,就是因為紅方這樣,開局未幾便對黑方展開壓迫性進攻,迫使黑方不得不針鋒相對。”
岳山說著說著,從蓋馬三錘扯到了天邊,把眾人都驚呆了,我們看的是同一盤棋嗎?怎么境界差這么遠?
“你是個象棋理論家啊。”
連新鳳蘭都忍不住贊道:“我見過很多頂尖高手,棋力肯定強過你,但他們不會像你這樣考慮問題。”
岳山道:“棋手還是要戰績為王,贏棋才是王道,否則不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了嘛。”
新鳳蘭知他之意,遂不再多言。
說回棋局,馬老師受了這么久的教育,也開始舉一反三了:“現在紅方‘蓋馬’完成了,那下一步就是‘三錘’了吧。可是現在黑炮在兵林守著,紅方的邊馬橫著跳不上去啊,這第二錘豈不是落不下來?”
繼續閱讀
“落得下來的。”岳山道:“現在正要落錘。”
話音未落,彭高祺炮七進一,進炮兌炮。
黑炮無處可逃,只有打過來兌掉。
彭高祺馬九進七踩炮。
這是第二錘。
“黑3路馬一時出不來,七路炮已經完成了蓋馬的任務,接下來就要為邊馬出擊舍生取義了。
蓋馬三錘是制敵馬,活己馬的戰術,七路炮在這里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馬老師急道:“這樣下法,紅方得償所愿,豈不是大占便宜?”
岳山搖搖頭:“這卻未必。”接著解釋道:
“紅方雖然雙馬活躍,卻棄掉了三七兩路兵,也算是一類‘五七炮雙棄兵’的變化。
這路變化,紅方取攻勢,黑方取實利,各有所得,仔細計較,還是勢均力敵,也只有如此,這類開局才能流傳,否則吃虧的一方怎么肯走這路變化。
彭家擅長蓋馬三錘,并不是指在這里面藏了多少飛刀,經過這么多年,再深的飛刀也早被拆透了。
實際是他們善于把握這種取勢的局面,能發揮雙馬活躍的長處,揚長避短,自然勝多負少。
反過來,那些行棋周到嚴密,殘棋精妙細膩的,就喜歡后手取實利,多兩卒,便于久戰。”
雷振東道:“丹丹肯接受這路變化,自然是認為自己能降得住她。
這很冒險,但收益也很高,蓋馬三錘是彭家的鎮山寶,這一仗要是贏了,長安隊的精氣神就都被打散了,后面兩臺會好下得多。”
究竟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象棋少年!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