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邊總督這個職位,麾下節制河西巡撫、河東巡撫、陜西巡撫以及甘、涼、肅、西、寧夏、延綏、興安、固原、神道嶺九地總兵,可謂是位高權重的疆臣。
張石洲作為西商領袖,又在揚州做鹽商,怎么可能不巴結在西邊做總督的揚州人曾子重呢!
如今這位籍貫揚州的三邊總督被殺了,接著,閣老嚴嵩推薦兵部侍郎王石崗【加尚書銜,總制三邊】,于是王石崗成了三邊總督。
這位王石崗以前在【總理河道衙門】當總河侍郎,說河道梗澀,給朝廷上書,說,干脆咱們走海運吧!
走海運的話,那還有揚州什么事兒?揚州鹽商還能富甲天下么?所以,以張石洲為首的揚州鹽商,很是罵過這位王石崗,大概意思反正就是,小樣兒,別說你是總河,哪怕你是閣老,我們也與你勢不兩立,遲早弄死你。
幸好嘉靖皇帝是個當皇帝的好手,也知道,好辦法未必真的就是好辦法,走海運是方便了,但是,運河沿岸,數百萬人靠著吃飯,打破他們的飯碗,造反了怎么辦?于是【帝以海道迂遠,卻其議】
簡單描述一下的話,死去的三邊總督曾子重是張石洲的老朋友,新接任三邊總督的王石崗是張石洲的老對頭,事情大概就是這么個事情。
老朋友掛了,老對頭正好管著自己的老家,而且這個老對頭還巴結上了嚴閣老……張石洲能不頭疼么?
加上曾子重妻兒流放三千里,作為揚州鹽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張石洲就必須保證曾子重的妻兒安全到達流放所在地。
前文說到,那萬雪齋因為被張石洲落了面子,所以發狠,拿銀子出來,說要落對方的面子。
萬雪齋怎么被落了面子的?就是因為,當時鹽商總局開會,說,俺們揚州人民的好兒子,三邊總督曾子重因為被奸臣讒言,犧牲了,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咱們要把英雄的骸骨迎回揚州安葬,咱們還要把英雄的妻兒保護好……云云。
不管是西商,還是徽商,這個時候,只有一個頭銜,叫做揚州鹽商。
這個說,我出三千兩銀子,給曾英雄建墓,那個就喊,我出五千兩……最后商議,直接建墓太招耳目,不如改建個書院。
于是乎,大家商定,各出銀兩,賄買曾子重的尸骸回揚州安葬,然后在墓旁邊植一萬株梅花,再建個書院,書院名字就叫【梅花書院】好了。
這個商議好了,還要再商議,怎么把曾子重的妻兒安全送到陜西流放地去,大家挺踴躍的,當時萬雪齋就說,我家護院教頭段天涯,是我徽州世家,幼好槍棒,入少林寺習武二十載,槍棒功夫了得,乃是淮東槍棒第一。
這個說法,充滿了水滸傳的味道,當時戴春林作為張石洲的好友兼幕僚正在張石洲身邊,于是就說了萬雪齋一句,雪翁莫不是水滸看多了?
雖然就一句話,但這句話就大大得罪萬雪齋了,水滸最得泥腿子們的喜歡,這豈不就是嘲笑他萬雪齋沒讀過書么?
后來張石洲說,我家總教習李春生,是邊軍出身,陣斬七十余,還是讓他去吧!
到底是少林寺習武二十載厲害,還是邊軍出身陣斬七十余厲害,揚州鹽商們也不傻,當下紛紛贊同,說,這不消說,還是讓石翁派人去為上。
萬雪齋回去,越想越氣,戴春林一個二十年老廩膳,也敢嘲笑我沒讀過書?萬雪齋這人附庸風雅得很,每半年就要新娶一個妾,再以這個名目大撒銀子開文人聚會,故此有大把的讀書人奉承他,如今他已經娶到十五房妾了,這么長時間下來,覺得自己儼然也是讀書人了,不想被戴春林扒皮,越想越氣,越想越恨,故此就想使銀子叫人出出戴春林的丑。
之前那黃老爹和所謂康山街上錢舉人,都不是鹽商,而且鹽商也分大小,不是每個鹽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