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這個舉動氣得渾身發抖,旁邊有人看不過眼,就讓四爺出去。
說話的是監察御史吳堯山,還很年輕,不過二十來歲,去年剛中的新科進士,作為新鮮熱辣的年輕進士,他直接被點為南直隸監察御史,專門巡按江北,并且還【監管巡鹽】,朝廷用他,大約就取年輕人的銳氣。
吳堯山自幼喪母,家境貧寒,尤其看不得四爺這樣的,所以忍不住就為唐懋經出頭。
可四爺那脾性,走路都能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你新鮮熱辣的進士怎么了?巡按江北怎么了?選文時集老子又不是沒看過,去年你那破文章也被選在書上,簡直狗屁不通,怪不得才是個三甲,也就是運氣好……老子的文章比你好。
故此四爺頭一昂,把手往身后一背,甩了一塌糊涂,不知道的,只看他的架勢,還以為他是錦衣衛堂上官呢!
連接不給兩個官老爺面子,尤其吳堯山,別看巡按御史才一個七品的官兒,可位卑權重,是戲文里面【八府巡按】的原型,老百姓都認為巡按老爺有尚方寶劍,殺個把藩臺臬臺就如探囊取物。
他這么甩,連吳知府都不得不說話了,可這時候張石洲咳嗽了兩聲,就說道,領五百驍勇出城抗倭的還是春林的兒子,春林也算是破家衛國,諸位大人多多體諒。
繼續閱讀!
張石洲這么一說,眾人頓時一滯。
可唐懋經不愿罷休,這時候冷冷就說了一句,“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狗熊兒混蛋……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四爺頓時就大怒,“唐通判,學生敢問,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唐懋經看他臉都氣白了,心里面不知道多快活,當下一袖手,“沒什么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
“你……”四爺正要爆種,準備讓這老東西領教領教,什么叫做讀書人的破靴陣,這時候外面一陣喧嘩,隨后一個人一路飛奔闖了進來。
“給,給,各位,大,老爺,報大捷。”那人汗流浹背氣喘吁吁,臉都跑得煞白,在堂前一跪,深深喘了兩口氣后大聲就道:“咱們揚州城戴康飛戴小老爺,在城外福田庵大破倭寇五千,斬首五百……”
眾人大嘩,那巡按御史吳堯山更是一下跳了起來,連旁邊擺著茶盞的茶幾倒了,茶水潑了他半個袍子都顧不得,“此話當真?若有半字虛言,可是要砍頭的……”
那人一愣,頓時猶豫起來。
堂上老爺們頓時嗨了一聲,也是,怎么可能斬首五百,倭寇那么好斬首,也不至于糜爛地方了。
吳堯山把袍子一抖,都懶得真計較對方砍頭的罪過,一屁股坐在南官帽兒椅上。
這時候那人掻了掻后腦掃,支支吾吾就說:“諸位大老爺,俺,俺也沒數啊!或許……大概,四百多總是有的,這是福田庵主持大和尚讓俺這么說的。”
嘩啦,一眾官老爺們又紛紛站了起來,眼神看著那報捷的,恨不得把對方吃了,“快說……是怎么打的……誰能證明……”
那人又撓頭,“城外都傳遍啦!哦哦!對了,俺腿腳快,主持大和尚隨后就到……”
正說著,外面一聲佛號,隨后,福田庵主持真圓和尚在兩個衙兵攙扶下走了進來,“貧僧真圓,見過諸位大人……”
這時候吳堯山快步就走了過去,一把抓住和尚的手腕,“大師,果然斬首五百倭寇么?”
真圓又宣了一句佛號,“諸位大人,出家人不打誑語。”
“哈哈!哈哈!哈哈哈!”張石洲和四爺同時大笑了起來,隨后,四爺就沖唐懋經拱了拱手,“學生多謝唐大人的夸獎。”
我在大明開無雙